馬云自己占阿里巴巴7.4%的股份。阿里巴巴兩個大股東,一個是雅虎,占20%,一個是孫正義,占30%多。他倆合起來將近60%。但是馬云干了一件事,他說我盡管只有7.4%的股份,但是我約定,你們大股東不能管這個公司,我必須通過合伙人來管它。這就是利用法律手段和某種約定獲得控制權。
今后法律會特別發達。因為民營經濟越發達,市場經濟越發達,法律的作用越大。真正的法律不是用來打官司的,而是用來獲得某種合法權利的。所以真正的法律不是出現在法庭上,而是出現在經商的過程中。所以大家要有點長遠思維,最好在動用法律武器以前要就有管理,管理的時候要有調查,要有分析,要有研究,這樣的話形成風險前置,你就能在風險前面來控制大局。
方法是有商業價值的。我們已經從一個權利時代進入一個資本時代,從資本時代進入技術時代。技術時代的標志就是方法的作用會越來越大。所以控制方法在某種程度上比控制資本還要重要。資本是死的,只有運作資本的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
王健林給我們帶來的一個啟發是什么呢?就是做房地產不能賣掉房子了事,還要做深度的資源開發,或者叫系統化的資源開發。同樣,賣牛肉干的不能單賣牛肉干,要和健康結合,要和文化結合,要和市場結合,要和渠道結合,要形成一個品牌聯盟,形成銷售的一體化。
綜合性平臺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凡是做專業化,專門做零件,專門做某一個原料的供應,對一個行業的依賴性特別強。而且它會隨著行業的生命周期發生變化。所以我認為,我們今后真正的機會來自于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跟人的健康有關的行業。跟健康有關的包括我們怎么吃,怎么保健,怎么養老,就是怎么活得更久。現在有一種說法,就是有的人會花幾萬塊錢保養一輛車,不肯花幾萬塊錢來保養自己的身體。這個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他保養車是為什么?因為車不保養會馬上死,人不保養不會馬上死,這是個大問題。養生的概念非常好,但是怎么樣把養生產品變成生活產品,是個大問題。
市場上大部分產品都是原料級的產品,比如木耳,它需要加工。但是,現在整個銷售都是終端銷售,打開就能吃,拿起來就能喝,才更有賣點,因為人們不愿意浪費時間在自己的專業以外。所以快餐不是指垃圾現象,它是一種消費方式。快餐的本質是什么,是人們不愿意花時間在這方面,人們需要快速填飽肚子。所以,快餐不見得是垃圾,我們完全可以做出一種叫快捷的營養食品。我們的消費方式越來越趨向于專業化,就是我們只想花很短的時間干一件事,所以要有人來提供專業化的服務。
第二個方面:文化產業。資源開發沒有被資本洗禮的行業是有機會的,很多行業一旦出現規模化就沒有機會了。文化行業現在為什么沒有大企業?因為資本沒法進去,資本一旦進去了以后,它會帶來這個行業革命性的變化。因為資本會推動大規模的制造,會變成機器的生產。到那個時候,就出現相應的知識工廠,這是一個龐大的產業。
第三個就是金融領域。金融行業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它的出現它代表著中國從簡單的借貸的銀行服務,慢慢變成了一個改變世界的金融服務。咱們現在的金融還是放高利貸式的,還是借貸式的,它缺少真正的改造,咱們的中間機構都是風險防范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