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聘請家庭教育指導師的五大理由
不懂教育,卻要強行對子女進行教育,其實是對子嚴重的不負責任。
用錯誤的教養方法無法培養出智慧的孩子。
沒有經驗的父母,需要智慧、強大的教育同盟者助力自己解決教育困難,實現自己的教子夢想。
成長中的孩子,需要行為的教練者,心靈的陪伴者和精神的引領者。
教育是科學和嚴謹的,專業的事必須由專業的人來做。教育上收益最大的投資,就是聘請家庭教育指導師。
理由一、指導師能為孩子解決令父母感到棘手的問題
如:
1、不愿意和父母溝通。
2、逆反、抵觸,不尊敬父母。
3、對父母缺少理解和信任。
4、懶惰、懦弱、貪玩。
5、沒有禮貌。
6、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磨蹭、厭學。
7、人際交往困難。
8、討厭老師和老師對抗。
9、考試焦慮。
10、沒有理想。
11、沒有競爭心。
12、自卑、自負。
13、敏感、易怒。
14、幼稚、不善于思考。
15、虛榮心強、攀比。
16、早戀、失戀。
17、沒有愛好、特長和目標。
等等。
理由二、指導師能為家長解決自身的教育困難和痛苦
1、茫然:
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不知道那個專家的道理適合自己?
2、緊張:
緊張于孩子 和同學老師的關系、學習狀態、成績、會不會發生意外、結交不好的朋友、養成不良習慣等。
3、困惑:
孩子的很多問題自己不知道如何回答?與孩子之間的矛盾不知道如何解決?知道孩子做人比學習重要,卻不知道如何教孩子做人?
4、無奈:自己該做的都做了,可孩子依然不喜歡學習,不喜歡自己,不聽話,不合作。
5、失敗感:自己事業成功,工作優秀,但就是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孩子也不能完成的時候,失敗感尤為強烈。
6、失望:付出不能得到回報,孩子不了解父母的苦心,不懂得感恩。
7、疲憊:
想管管不了,想放棄,又不甘心,覺得有責任沒盡到。
8、傷心:
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卻不尊敬自己,經常抵觸,言語不敬。
9、擔憂:
弱勢階層擔憂孩子考不上好的中學、大學,沒有好的未來,不能自食其力,無法得到尊敬和幸福。
高端階層擔憂家業不能得到傳承,自身的名義受損等。
10、盲從:
沒有主見,跟風。奧數、才藝、出國等,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智能,不知道奧數、才藝、出國等正真的意義是什么。
11、情緒化: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愛發脾氣,喜歡指責、抱怨、批評、比較、提高要求;高興就寬松、贊賞,不高興就嚴厲、打擊。
12、自以為是:
沒有依據、不考慮長遠后果地主觀認為:我覺得……我認為……等。
理由三、指導師能為家長和孩子提供珍貴的教育策略和模式
包括:
1、指導計劃。
2、改進方案。
3、溝通平臺。
4、大師思想。
5、長遠規劃。
6、書籍資料。
7、規劃規范。
8、新的思考模式:
父母:舊:這孩子真懶。
新:孩子有困難需要幫助。
孩子:舊:他們(指父母)總是想控制我。
新:爸爸媽媽有權利知道我在干什么。
9、新的語言模式:
父母:
舊:你怎么這么磨蹭?
新:媽媽希望你快一點。
10、新的教養模式:
從溺愛、放縱、強迫轉換到權威和友愛。
理由四、父母在指導師的教練下可以獲得可操作的教育智慧
1、明察:發現隱性和顯性的教育病患。
2、敏感:快速準確的了解孩子的需要。
3、接納:世界是不完美的,孩子因為弱小和不足才學要父母的包容和指教。
4、清晰:清晰地為自己定位,了解自身(父親或母親)的職能。
5、正確:用智慧、簡潔和正向的方式解決問題。
6、信任:孩子學習和做人的最好的動力。
7、親密:愛的能力,對心靈的理解和關懷。
8、勇敢:勇于認錯,承擔責任。
9、克制:不提過分的要求,語言簡潔,及時覺察并管理自己的消極情緒。
10、規范:幫助家庭建立規范,沒有規范就是混亂和暴力。
11、獨立:自身教養能力得到提升,成為教練型父母,有能力獨立教育孩子。
12、遠見:培養孩子的品格和文化素養,成為有競爭力的世界型人才。
理由五、孩子在指導師的教練下可以獲得高貴的品行
1、區分:能夠區分愛和控制,動物的快樂和人的快樂,該做的和不該做的等等。
2、關愛:用心感受父母的辛苦和用心,體貼、照顧父母。
3、尊敬:在親子關系中除了對錯,還有恩情和責任,所以必須尊敬父母。尊敬每一個人,無論自己的家世怎樣,因為人人生而平等。
4、接納:因為世界的不完美,才給人擴展自己心靈的機會,接納自己、父母和他人。
5、自信:自信是孩子快樂上進的核心動力,如同脊梁使人站立。當孩子想要學習時不會因為畏難而退縮或逃避。
6、創造:創造性的學習、生活,才能體現人智慧和高貴。思維和肌肉一樣可以鍛煉。
7、理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后果。
8、自知:知道自己哪里強,哪里弱;什么時候會跳得高,什么時候會摔得重。對自己有比較全面和深層的了解。
9、合作:接受他人的意見、批評和要求,全力完成任務。
10、堅韌:跌倒了可以哭和嘆息,然后站起來,有硬度、彈性和耐受力。
11、職責:興趣吸引我們,使我們喜歡;而職責卻是信念,沒有興趣也能做到最好,并創造出超越興趣的幸福。
12、勇敢:知道自己怕什么,然后使自己漸漸喜歡它。
13、自律:按照人性和社會的要求為自己制定法律,生命成熟的唯一道路。
14、樂學:當孩子有了責任、信念、目標、自信、勇敢和耐力等品格,學習不僅不再是惱人的困難,反而是實現自己的機會。
附錄一、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流程:
每周一次,最多不能超過兩周。
每次兩個小時。
最少10次。
根據情況決定和父母或孩子單獨交流或共同交流。
線上咨詢:約定并固定時間指導交流。
線下咨詢:到指導師指定的地點約定并固定時間。
附錄二、家庭教育指導師咨詢指導藝術
望:觀察,觀察家庭成員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孩子和父母的身體距離。
聞:傾聽,耐心的傾聽家庭的講述,感受家庭的壓力,使家庭的痛苦得到釋放。
問:提問,收集信息,了解家庭的困惑、困難和需求。
切: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評估家庭教育現狀,適當反饋。
調:調整教育方法,調節家庭成員間的關系,提供指導計劃和方法。
植:信念植入,新的思維模式、新的語言模式、新的教養類型培植。
培:用教練、體驗互動的方式培養良好的習慣。陪伴,和家庭共度難關,共同成長。
塑:塑造,塑造孩子的品格。
斷:指導關系中斷,被指導者自主成長。
附錄三、最終的目的:
父母方面:解決父母的教育困難,重建親子關系;滿足家長對孩子的合理的要求,使家長成為智慧、幸福的教練型父母,實現自己的教育夢想。
孩子方面:解決孩子在學習、習慣、思維、交往等方面的的實際問題;在長遠的意義上,塑造孩子的品格,使孩子品學兼優,能夠享受當下,未來有競爭力。傳承家業,維護父母的榮譽,自我實現。
教育上收益最大的投資,就是給孩子找一個有智慧、有品格、經驗豐富、能夠走進孩子心靈,并能發掘和激發孩子潛能的優秀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的教育經驗和智慧是用漫長的時間積累和艱苦的修煉獲得的,當父母有了教育經驗時,孩子已經長大了,木已成舟,孩子等不起。
聯系方式:1326915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