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國輝,苑國輝講師,苑國輝聯系方式,苑國輝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企業戰略,品牌管理,商業模式,互聯網金融
    49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苑國輝:企業如何選擇真正“適合”的人才
    2016-01-20 40954
            首先,這里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把員工的“勝任力”拆分開來,把它拆分為“工作意愿與工作能力”兩大部分,那么你認為是他們的工作意愿重要一些呢,還是他們的工作能力更重要一些?
            其實不用講,這個問題根本沒有答案,為什么呀?因為它的情況分很多種,在不同的情況下,二者的重要程度是截然不同的。大家應該都有了解過有關“工作能力與工作意愿”的一些矩陣分析吧?它是用來推理說明“工作能力與工作意愿”分別在不同情況下會顯示出不同重要性的圖示,它的結論是對于相對復雜的一些工作,那么工作能力就會表現得比較重要,而對于相對簡單的一些工作,則工作意愿表現得比較重要。比如我們舉個例子,對于那些搞科教、搞研發、搞技術的人來說,什么更重要?--- 顯然是工作能力,對不對?--- 我們知道“名師出高徒”,是說找老師一定要找能力強的人,而不是說找老師一定要找那些愿意當老師的人;搞研發、搞技術的就更不用講了,能力強的人一個創作一個小時,可能就勝過那些一般人琢磨一輩子。所以對于像這些崗位的人才來說,工作能力就遠比工作意愿重要。而對于像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員工來講呢,比如工廠普工,超市售貨員、餐廳服務員,甚至農民工、快遞員等等這些,相對來說,工作意愿就要比工作能力重要得多。好,這樣來看,對于我們的下屬員工來說,他們應該屬于哪一類?顯然,他們是介乎這兩者之間的,但是哪個更重要一點呢?--- 工作能力還是工作意愿?---
            前面我們是從重要性的角度做出的分析,不太好回答哈,下面我們換個角度來分析。同樣的兩個選項,請大家思考一下,它們哪一個會更容易被改變?是工作能力還是工作意愿?這一點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工作能力的涵蓋因素太多,…什么知識結構、素質基礎、經驗技巧、性格特點等等等等---- 這些都屬于工作能力,顯然,它們并且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有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比如經驗技巧,而有的則可能是我們認為無法改變的,比如性格特點,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指的人的性格特點難以改變,實際上它是可以改變的哈,只是比較困難而已。但是工作意愿就不同了,如果我們處理得當,它瞬間就可以被改變,也就是說它很容易被我們影響,對不對?好,這里我們經過一番討論,得出的第一步關于“選人”的結論就是:我們的下屬在實際工作過程當中,其工作意愿表現得要比工作能力重要,而且最關鍵地是,它比工作能力要更容易被我們改變、受我們控制。好的,那么我們面對這樣一條結論,應該做些什么呢?--- 應該怎樣去改善我們的管理呢?是不是需要我們有重點的去關注員工的工作意愿,并且尋找一些可以影響、改變,甚至控制員工工作意愿的方法?好,這就是我們下一個需要討論的話題。
            同樣,這里我們由一個問題開始:在您的印象當中,什么樣的員工最穩定,做起事來最踏實?也就是說“工作意愿”最強?
            大家通常能夠想到的答案都是:心態好的,能力不足的那類員工,對不對?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么是這樣的。能力不足的員工確實最穩定,想跳槽都不夠格,對不對?--- 但是這樣的員工,應該不符合我們的用人標準吧,我們總不能把所有的崗位,都換上能力不足的員工吧,不過現實當中----有沒有這樣的管理者?-------有,肯定有,并且還不是少數,很多管理者都是基于個人的考慮,為了自己用著省心,故而不惜犧牲公司的利益,挑選一些能力不足的員工,來擔任自己的下屬。先前我在讀MBA的時候,在同學之間做過這樣一個小范圍的調查,最后的結論是:其中居然有不下80%的同學,都直接表示自己是這樣的管理者,原因很簡單,這樣做,他們帶的團隊雖然做不出很大的成績,但是也絕對不會有什么太大的過錯,因為他們有一個非常統一的認識,就是“現在的員工不好管”。所以,不得已而為之,只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但是他們這樣做,對公司的利益,影響大不大?這一點不用分析了哈,這肯定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員工,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穩定員工呢?如果我這樣講,大家看看有沒有道理,我說是“對崗”的員工才最穩定,做起事來最踏實,并且能夠兼顧到企業的利益。什么是“對崗”的員工呢?就是其“個人的能力”與“崗位的需求”是基本對等的,其“知識的結構”與“崗位的特點”是基本對等的。下面我們借助一個案例來幫助理解一下。
           案例描述:早先我曾經在“紫泰荊”這家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家公司,你可以到網上去查一下,它是生產并銷售電子元器件的一家公司,銷售在華強北,生產在江西,據老板自己說,他是華強北最大的一家電子元器件銷售公司,當然這個沒有調查過哈。不過這家公司有一個特點很明顯,就是它天天都在招聘,并且每個崗位都有需求。當初我進這家公司的時候,也正是看中了它這一點,為什么?------ 因為我當時的任務就是找一些這樣的問題公司,然后深入到它的內部,去做一些專門的調研,從而積累一些管理上的反面教學案例,并找出解決辦法,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專門關注的就是這樣的問題公司。好,我們繼續往下講,當時那位紫泰荊的老板呢,給我這個新上任的人力資源經理安排任務如下,大家看一下有沒有什么問題:第一條,在“華為”挖一個部門總監以上級別的管理者,來做紫泰荊公司的副總裁,條件任開,其他要求沒有;第二條,紫泰荊在我來之前,已經在國美挖了一個店長來做他們的區域總監,但是現在發現這個店長不能勝任,所以要我去做他的思想工作,不再讓他負責實務,而是由他來擔任紫泰荊的銷售培訓經理,專職負責它的銷售團隊培訓;第三條,成立“職業學習小組”,安排“銷售、生產、物流”等幾大部門的員工,進行跨部門輪崗學習,以備不時只需;第四條,成立“興趣”等學習小組,對感興趣的員工,進行英語、電腦知識等方面的培訓,以激勵員工進取;第五條,按照他的意愿去修改招聘條件,基本上是所有的崗位都提高了招聘標準,他的用人原則是“求全才”,比如當初我去應聘的時候,關于財務方面的投融資他都有問,在他眼里只有“全才”才是人才。好,就這五條,下面請大家思考一下,“紫泰荊”公司這樣做的不當之處?以及這會給企業帶來什么樣的風險、損失?---------
            結果分析:對于第一條,老板的要求是,在“華為”給他挖一個部門總監以上的管理者來做副總裁,這里有什么問題?------知識結構不對崗。----- 首先,華為與紫泰荊,很明顯是屬于完全不相同的兩種行業類別,所以它的經營模式肯定不相同,那么這種情況下,我們從華為挖個高管,讓他到紫泰荊來做副總裁,相當于什么呀?相當于讓魯班去做廚師,對不對?-先不說魯班能不能做好這個廚師,單說他放著一身的木匠手藝不用,讓他在這里消磨時間他甘心嗎?實際上紫泰荊前不久-----已經剛剛走了一位副總裁了,那位副總裁的前身是伊利的一位老總,可想而知,伊利和紫泰荊的行業差別---有多大?像這種情況我們又怎么比喻合適?相當于---讓魯班----不是去當廚師了,而是去----挑大糞,夸張了一點哈,不過效果確實差不多,用那位老總-----自己臨行前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感覺他自己到了紫泰荊之后-----整個人---都矮了一大截,當然不是權力變小了,而是能力變小了,原因很簡單,他以前用的很多方法,到了這里都已經用不上了,對于他來說,在這里完全是重新做人,所以如果要做下去,也只能是再重新摸索,不過這樣的話,他也就失去了他應有的價值,所以最后沒辦法,為了自己,為了公司,只能選擇離開這個傷心地。像這樣的事對員工的損失---不言而喻,而對于公司來說呢,一天天換老總意味著什么啊?-------所以,想當然的用人,完全不理行業背景與知識結構對崗位的影響,這樣能行嗎?--- 對于第二條,讓“國美”的一位店長,在我們這里屈身做銷售培訓經理,這顯然是“個人能力”不對崗。這一點我曾經勸過老板,我說像這種情況,如果那位店長還能委身---在這里做下去,我想只有三種可能,第一,是他過去根本就不是國美店長,公司被他用假的工作經歷欺騙了;第二,是他已經變得很消極,打算在這里混時間;第三,是他另有所圖,打算在這里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但是老板呢---就這點可愛,為人非常得執著,最終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意見。不過這一次的事也確實給他好好上了一課,---最后的結果---是那位國美的店長---在這里做培訓沒過多久,便帶著一支銷售團隊,和能夠得到的所有的客戶資料,自己單飛了。我們再看第三條,這一條呢,是企業有意識地去擴寬員工的知識結構,從而使得他的知識結構與其原崗位的崗位需求不再對等。道理很簡單,就是本來做生產的,企業培訓他銷售知識,而本來做銷售的,企業卻培訓他財務知識,當然企業這樣做---有它的目的,目的就是---企業想通過員工輪崗,來解決人才---季節性短缺的問題,比如有一段時間招不到銷售員,而生產車間里面的工人卻還有剩余,那就把生產工人調去做銷售唄,省時又省力,一舉兩得,所以實際上---目前有很多企業---都是這樣操作的,它確實有它的好處;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員工自身---本來就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一山望著一山高,---是男人的就會瞅著別人的媳婦兒漂亮;是女人的就會想象別人的老公能干,總之,都有些好高騖遠、喜新厭舊的不穩定心理,本來沒有機會,可能還不會多想,但是現在公司給了這樣的機會-----,于是下面的員工自然就開始浮躁起來了,這時最忙的就是人力資源部,每天都能接到員工轉崗、調崗的申請,并且有很多人,還是不止一次的申請,可想這種情況下,員工還能夠真正塌下心來做事嗎?----- 當然,這一點我們得分開來說,大家可以根據你的實際情況,自己來權衡其中的利與弊。不過在我看來,如果員工成天想著調崗,那么一般情況下,他至少會把自己80%的時間用來想,或者與其他人討論這件事---,這樣會不會貽誤工作那是顯而易見的,當然還有很多人會因此同上司鬧矛盾,最后甚至搞得不可開交,所以它的缺點是不容忽視的;好,下面我們再看第四條,這一條類似于第三條,也是企業有意識地犯錯誤,不過這個錯誤,一般是不能原諒的,像在紫泰荊,最后很多參加我們興趣學習小組的員工,基本都沒做多久便了離了職,學習英語的,去給人家當了秘書;學電腦的就出去做了文員,所以像這種培訓,一般結果都是受累不討好。再看最后一條,修改招聘條件、提高招聘標準、求全責才,這顯然是不符合“對崗原理”的典型,兩者都犯了戒,能力要求提高了,知識結構擴大了,其他不講,單說他招的那個秘書,人家是從英國畢業回國的,一口流利的英文肯定不在話下,看學歷---那更是國內的搶手貨,但是他卻以遠遠高出市場價格的薪酬,把人家請來做了秘書,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圖那位女士的美色,因為這一點我可以作證,如果那位女士真的張得漂亮,他請過來是為了圖個好門面,那還有情可原,但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很明顯他搶了個東施,這只是他的一貫用人風格而已,當然,有這種風格的領導實際上還不是少數,好,我們繼續往下講,那位女士開始在這里干著還是挺好的,畢竟拿著高薪嘛,但是時間一久就撐不住了,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感覺自己在這里做得沒有價值,自己的強項是英語,但是我們那里根本就用不到英語,自己是海歸的學歷背景,但是我們那里卻只給她提供了一個打雜的機會。”這是典型的什么呀?------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啊,對不對?------
            總結結論: 好,案例我們分析完了,當然,這里我舉的這些例子呢,都是比較好理解,而且比較典型的例子,但是有一點,我并沒有絲毫地夸張,這些都是在很多企業里,確確實實存在的問題-----,那么下面大家自己回想一下,你曾經---或者現在----,有沒有讓魯班去挑大糞,或者是用高射炮打過蚊子的經典案例?------ 不用講出來,自己心里想一下就可以了---,現在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的下屬為什么就不能專心做事,為什么就不穩定------,為什么現在的下屬會這么難管?------ 實際上為什么呀?------ 就是因為大家忽視了這兩點,犯了這種看似低級但實際上卻很容易犯的錯誤——“讓魯班去挑大糞,或者是用高射炮打蚊子”。好,為了徹底杜絕這種事情發生,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看看我們怎樣做才能夠將這種“對崗”原理充分地滲透于我們的實際工作當中。
            實際應用:對崗”原理是一種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它可以廣泛地運用于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下面我們就從人才的“選育用留”這四個角度,分別討論一下“對崗”原理的應用方法。這里為了便于理解,保證邏輯上的連貫性,我們將討論的順序調整為“選、用、育、留”。就是人才的“選拔、任用、培育與挽留”。
    對于第一個環節:人員的招聘與選拔,實際上很多地市的移動公司,都是由上級公司做統一安排,然后再將招聘的員工分撥的營業廳里來,所以這個環節,對于那些自主店面的營業廳經理來說,可控的程度不大,當然---他們也不是全無選擇的余地,這里只要還有這個機會自己去選擇的時候,只要關注以下兩點就可以了:第一,用“專才”不用“全才”;第二,用“一心”不用“二意”。
            1、用“專才”不用“全才”
            對于第一點,實際上前面我們在舉例的時候已經提到,講到“全才”一般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真正的大智慧人才,這里之所以說不能用,是因為我們這小廟里一般很難裝得下這種大和尚,言外之意也就是說,需要我們注意避免“個人能力不對崗”,通常我們在遇到這類下屬的時候,他們不會做太久,并且還很可能會給我們的團隊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以致破壞了整個團隊的凝聚力,所以我們在選擇下屬的時候,應盡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一般分析的要素由“學歷、行業背景、工作年限、個人知識積累”---等幾個方面組成,這里需視具體的崗位而定,我們就不再---繼續往下分解了;第二種“全才”,是指那些看似什么都懂的,但實際---什么都不真明白的一類人,這類人在社會上越來越多,因為現代的人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只崇拜“博學“,不欣賞“專注”,你懂得越多他越崇拜你,而不是你懂得越深他越崇拜你,所以致使很多人學習沒有方向,看到啥學啥,到最后給人的感覺是很博學,但是仔細問起來,卻都是一知半解,這一點我體會最深的一次經歷---就是在我們寫畢業論文的時候,當時老師的要求是不限題目范圍,談啥都可以,但是一定把事情論述透徹,并發表自己有創意的見解,這就把同學們難住了,因為大家的一致感覺是---什么都可以寫,但是無論寫什么都過不了五頁紙,問題就這里了,我們走得近的那伙同學里面,最次的也是個部門經理,最年輕的也都畢業個六七年了,但是到這個時候,也都沒有一個集中研究的專題,最后怎么辦,到網上拷貝去唄,東挪西湊。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的人都基本存在這個問題。關于這一點,反應比較明顯的---還有就是在我們招聘的時候,基本都是問啥啥都知,干啥啥不會,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真正鉆到里面去唄!但是我們現實的工作實際,更多地需要什么樣的人?------- 顯然是執著于某一方面的“專才”,所以我個人一直是在倡導“專才”理念,并且一直是在振臂高呼啊----,救國救民可能是不太現實了,不過搭救一下讀者應該還可以,開個玩笑哈----,不過認清人才趨勢,對于我們個人未來的發展確實還是也比較有利的。好,那么認清這一點之后,我們應該怎樣區分專才與通才呢?你可以這樣做,比如需要面試一位迎賓,那么你就問他啊,你會用電腦吧?不會;你懂銷售吧,不懂,你做過管理嗎?沒做過,你處理過后臺業務吧;沒試過,那你會什么?--- 什么都不會!OK,這就是非常合格的迎賓一個,別的什么都干不了,只能看門,這還不是“專才”啊。開個玩笑哈,這不是專才,這是磚頭來著。好,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去面試這個“專才”呢?你只需要提問兩個問題:第一,請問你擅長什么?----- 第二,請針對你擅長的內容,詳述一個你的成功案例,并介紹一下心得。----- OK,就這兩個問題,基本是百試白靈,別的問題,他都可能會唬你,但是對于這兩個問題,他肯定唬不了,當然,這里面還必須得配合使用一些---對面試者察言觀色的技巧,不過這里我們就不再往深里講了,這些都是基本技巧了。
            2、用“一心”不用“二意”
            前面我們了解了“全才”與“專才”之間的區別,知道在二者之間---我們應選擇“專才”,那么,在人員的招聘與選拔當中的“一心”與“二意”又怎么理解呢?----- “一心”---是說“唔,老婆,我一生只愛你一個!”。而“二意”呢,則是“唔,老婆,我的靈魂永遠屬于你,但是我的軀體嘛----你看今晚可不可以暫時先借別人用一下?”吶,“一心”與“二意”!實際上道理差不多哈,“一心”是說某位員工可以做到四“識”合一,哪四識?--- 就是學歷知識、行業知識、關注知識與擅長知識,這四類知識-----,其中學歷知識---是指我們在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比如主攻哪個方向?--- 工科還是理科?機械還是電子?行政還是人力資源管理?等等之類的---- 而行業知識,則是指我們畢業后,在所從事的工作中---通過實戰---積累的知識,這時我們積累的是哪方面的知識啊?房地產、IT、金融,還是市場營銷?等等----- 關注知識,就很容易理解了,你個人關注的是哪方面的知識啊?股市、體育、文藝-----,還是談戀愛?----- 我看你關注談戀愛會多一點;擅長知識,就更不用說了,坑蒙拐騙偷、還是吃喝嫖賭抽?哇,你無所不通啊?------ 好,那么在這四類知識當中,你有沒有實現四識合一呢?------- 像我這樣,學的是工商管理,做得是工商管理,關注的是工商管理,擅長的還是工商管理,這就是---四識合一。現實當中,做不到“四識合一”的人有沒有?---- 多不多?----- 吶,做不到“四識合一”的人,我們又把他稱為“二意”之人,為什么?----- 因為這樣的人,會經常地---轉方向,轉來---轉去---轉來---轉去--- 結果就轉昏了頭,最后就迷失了方向,有沒有?--- 最后搞得連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做什么好了?學的---是A,現在干的---卻是B,但是自己喜歡始終是C啊-----,可是沒法子的是自己擅長的卻只有D,到底干什么好?------ 迷失了方向!迷失了方向之后,不但對事業不利,而且對自己的精神---也是一種極大的摧殘,所以這類人會表現的浮躁---、不安于現狀---、時常想著換老婆,等等等等----- 心情呢,也會因此而低落,時間久了還會----憤世嫉俗,看誰誰不順眼,人家劉翔棄權退出比賽,關你屁事,你在那里摩拳擦掌、拿腦袋撞墻,亂激動個啥子嘛,但是沒辦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啊,時間再一久,這就變成什么了?---- 它已經不再是心情問題了,而是成了心態問題了,我們通常簡稱這種狀況是-----“變態”,開個玩笑哈!---- 不過對于這種情況,你也不用著急,我教你一個秘訣----,包你藥到病除,那就是盡快--- “結婚生孩子”,因為你只要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你自然就變得不再迷茫,而是變成什么了---變成忙迷了,就是忙到你迷糊了,這時你還哪里顧得上天天想著去找自己呀,別人找你都不一定找得到啊!所以自然就不迷失方向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都只會任用已婚人士,因為這些人會怎么樣啊?會相對“穩定”也“穩重”很多,對不對?
            好了,到這里對于“一心”和“二意”說明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大家對于這篇文章的反思了,每當讀到一個觀點,千萬別讓自己的思維停下來,只有通過讀后的發散反思,才能鞏固我們所新接觸的觀點。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公司|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 午夜福利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v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伦理高清|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天天爽夜夜爽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资源一区二区| 久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