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單店提升的根本前提是什么?我給出的答案是:優勢地段、強勢形象、規范價格!這個里面就會涉及到陳列與空間,產品,營銷之間的玄妙關系。感官是決定購買的最核心要素;店面形象是制造顧客品牌認知的第一客體!通過店面形象的系統打造,才能體現出品牌之間的差異和優勢!店面形象的領先是品牌制造競爭門檻的必備手段之一,也是取得品牌領導地位的先決條件!
市場督導人員出差的目的性就是持續的提高品牌終端的一個三維一體化的形象,從而促進單店業績的提升。
問:市場督導人員出差的態度?
答:督導這個詞雖然督在前,導在后。但是我們督導出差走進終端門店還是應該以指導為主,而不是督察。指導并幫助終端門店在櫥窗陳列,區域陳列,貨柜陳列,導購服務,新品買點介紹,促銷活動推廣與執行上面提升。市場督導人員出差應該以看,聽,說,做的這個流程執行作業。
一:看
二:聽
三:做
四:
問:
答:這個問題我從2個方面回答,
從培訓別人方面看,我們應該以現場指導熟練運用“望,聞,問,切”,通過觀察、體會、詢問等找出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可以一對一,也可以一對多,關鍵在于運用實際案例的指導,更加促進導購人員印象深刻,在這個過程中既要做好示范說明,又要讓導購人員反復練習,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導購人員提升陳列或銷售的技能。
在我個人的市場督導生涯中,我認為“勤”字是絕對放第一位的,必須做到“腦勤、腿勤、手勤、眼勤、嘴勤”這五勤方可到位。
腦勤——我們在市場一線尋訪時,往往對市場信息的把握是最直觀即時的,所以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開動大腦,提出自己的建議,一個不會思考的市場督導專員往往是不夠格的。這一點我希望本部門人員要加強。
腿勤——對于我們市場督導人員來說,必須不斷的到市場一線去,用腿來帶動大腦思考,才能即時掌握第一手的市場信息,才能即時發現并處理問題。
手勤——做市場督導,必須做到手勤,每次到終端巡訪時,每當看到終端產品的擺放不到位時,我總是忍不住把導購員叫過來,親自擺放一遍同時告知她注意事項。
眼勤——作為一名企業的市場督導人員,我們必須要求自己不放過競爭對手的任何一個細小的變化,必須要求自己準確的把握消費者的口味的變化……甚至在產品擺放過程中一個很細小的變化也必須做到明察秋毫,因此不做有心人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
嘴勤——在從事市場督導的過程中,我常常會發現終端產品的陳列、宣傳物料的擺放不到位、導購人員對于工作執行不到位等問題,這時必須要求我們做黑臉,對在場的導購人員、店長提出批評,同時我提倡進行“現場教育”,不要說完就算了,必須現場進行演示,并告知他們操作要點。我們也會定期不定期的組織導購人員、業務人員進行培訓,傳遞公司相關政策和產品信息,不斷提高導購人員的業務技能。
最后一個字,實:這是督導要思考:
市場督導員必須督察并反饋市場動態和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以便我們能即時的調整自己的營銷策略;必須挨家檢查產品的陳列和終端生動化的狀況,以便搶占終端高地,必須在終端對競爭對手進行擠壓;必須不定時的檢查服務人員的工作狀況,以便讓我們的促銷人員和導購人員始終維持最高的工作激情……工作細分,執行務實,是督導專員每天的必修課。
市場督導是企業的前哨兵,是企業的望遠鏡和顯微鏡,總是能最及時、最快速的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保證企業的穩健快速發展。只有100%激情投入才能鑄造成功。沒有成為瘋魔的過程,哪有風雨后的彩虹。當我寫到這里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了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的一句名言:“什么叫不簡單,就是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好就叫不簡單;什么叫不平凡,就是把平凡的事情重復做好就是不平凡。”
市場督導的工作是一件很“實”的工作,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
一般會包括一下內容:
1.
2.
3.
4.
5.
……
二、
督導的過程本身就是讓事情落實的過程,督導的過程也是即時解決問題的過程,在督導的過程中不斷做到規范化,這也是讓企業提升自身執行力的重要手段。
一個優秀的督導人員必須做好自身產品、競爭對手等信息的收集到終端的規范,再到終端導購人員的指導培訓等各項工作……事實上市場督導就是一個不斷規范落實企業相關政策的過程。
督導并不是一個簡單陳列擺放和簡單的導購培訓,這個我希望在這里的每一位以及市場督導一定要搞清楚。
在快一年的和大家的相處中,我發現目前對于督導的認識包括督導自己本身還只是停留在陳列上,沒有關注店務。未來我們的督導人員一定要學會做店務,
這件事我和客戶說過了,他自己會去做的。我們很多的督導工作時只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