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精細化管理與安全生產
培訓講師:劉壽紅
培訓時間:1天
課程背景:
1:工作不認真細致,管理粗放,執行能力差仍是目前中國企業的普遍現象。
2工作標準不高、過程控制不細,安全管理不力,制度執行不嚴在很多企業屢見不鮮。
3: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企業的管理必須從粗放型向精細化過渡。
4:精細化管理是解決員工低效工作,管理人員救火式管理的不二選擇。
5:精細化管理是未來三十年中國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必由之路。
在這樣的背景下,以精細化管理為載體的管理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可。
課程特色:
1、針對性
課程結合受訓企業的管理實際,大量采用受訓企業真實案例。
2、實用性
培訓突出實用效果,要求學員帶著管理中的實際問題來,采用培訓中的各種方法進行精細化練習,最終匯總成成果。
3、生動性
培訓采用講授、研討、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讓老師與學員互動、學員與學員交流,突出生動性。
解決問題:
1:構建精細管理體系,標準化工作方式,大大降低企業管理難度。
2:控制工作過程質量,確保工作效果最優。
3:保證制度文件真正落實,解決執行難的問題。
4:探討企業安全控制方法,確保安全控制目標實現。
精細化管理與安全生產課程提綱
第一部分:精細化管理理念
1、理念永遠是行動的先導
2、光是管理人員有精細化意識遠遠不夠
3、樹立員工精細理念的具體方式
(1)會議:早晚會,座談會,宣貫會,交流會
從精細化管理的視角看經驗交流會
(2)活動:觀摩、競賽、演講
(3)宣傳:看板、報刊、手冊
(4)網絡:網站、短信、手機平臺
第二部分:精細化管理內涵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追求完美的理念和工作過程質量控制管理技術,通過規則的系統化和細化,使組織管理各單元精確、協同和高效運行。
1、精細化管理的模型:
模型關鍵價值:
煤礦企業管理結果的穩定以五個管理系統的建立來保證(系統化)
企業管理結果的良好以最小工作單元—比如某崗位工作質量來支持(細化)
2、精細化實施方式:
固化——企業已有成功經驗
優化——企業現有工作流程和程序
復制——復制優秀員工和班組
控制——生產和工作過程安全、質量
討論:企業現場精細化控制難點、關鍵點,6s管理在企業推行的必要性。
3、工作質量、管理效率的立體控制: 程序控制點(崗位) 流程控制線(部門)
制度(含文件)控制面(組織)
4、精細化管理的兩個方式
(1)手冊化
(2)信息化
5、日常管理的三個指揮方式:文件指揮、會議指揮、口頭指揮
6、精細化管理的三大原則:
系統解決:管理提升依靠系統建立和改善
持續改善:建立管理的自我改進機制
造物造人:員工素養提升是精細化管理開展成敗的關鍵所在
第三部分 企業如何開展精細化管理
企業推進精細化管理的5個模塊
一 目標引導——組織目標分解到每一個人,細化到每一件事
1、制定科學
內部條件決定可能,外部條件決定可行
2、分解量化
(1)橫向到底,縱向到邊
(2)目標分解的SMART法則
3、日清日高
早會提出,晚會總結
二、規則落實——梳理舊規則,建立新規則
1、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內容
(1) 流程梳理
(2) 流程優化
(3) 流程再造
流程優化:
能夠在企業各層級立即上手開展的流程管理改善
(1)流程優化步驟:
描述流程
評估流程
優化流程
(2)流程優化的工具:
流程問題思考工具:5W3H分析法
流程優化工具:ECRS技巧
(3) 流程優化案例
現場研討:某煤礦安全控制流程優化案例。
2、崗位工作程序
(1)崗位工作內容
(2)工作內容分解
(3)完成工作內容的步驟和標準
(4)崗位工作程序的靈活運用
(5)確保精細化管理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手段
(6)手指口述的意義及實施要點
(7)JSA安全工作分析
現場研討:利用JSA對某工作事項進行安全分析。
3、規章制度
制度執行難的原因
(1)規章制度直是打印出來的一張紙
(2)規章制度制定的過多,對規章制度沒有進行評估
(3)缺乏對制度的行之有效的學習
(4)破窗效應
(5)制度結構本身很粗放
精細制度制定要求
(1)規章制度的三個組成部分
(2)原則條款
(3)實施細則
(4)監督執行細則
(5)三者的比例關系:1:2:3
(6)相應的制度案例
4、零事故—安全精細化管理第一要求
(由于時間關系只能簡要介紹,有機會再交流、研討)。
(1)企業完全可以零傷害,信心和決心是關鍵
(2)管結果管不住事故,控過程才能確保安全
(3)即時的風險預控是實現零事故的核心
(4)全員參與是實現零事故的關鍵
a.人對了事才能對
b.各級干部的主導作用
c.一線員工的主體作用
d.以滴水穿石之心塑造員工安全意識
三、訓練轉化——規則轉換為行為和技能
意識養成
科學培訓
傳幫帶組織
四、考核保障——選擇關鍵控制點
選好關鍵點
用對考評人
考核即培訓
五、文化建設——潛規則支撐
管理看板—文化建設的前哨陣地
早晚例會—文化建設的有力推手
案例分享—文化建設最鮮活的載體
人人為師—文化建設最有效的群眾運動
(一千個培訓大師不如分享身邊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