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編/陳益峰
14、祖山
風水家把發脈的山稱為”祖。楊筠松是用望氣法來看,《撼龍經》說:“尋龍望氣先尋脈,云霧多生是龍脊,春夏之交與二分,夜向云霓生處覓;云霓先生絕高頂,此是龍樓寶殿定,大脊微微云自生,霧氣如多反難證。先尋霧氣識正龍,卻望枝龍觀遠應,因就正龍行脈處,認取破祿中間行……”。
丘延翰的《天機素書》內也記載這種望氣法。古代的交通不便利,要尋找祖山,必須花費很久的時間,經歷險境,現代則輕而易舉,從衛星照片、空測圖及各種地圖,就可迅速查得。
15、太祖山
龍之初脈,是一個大區域(全世界.全國)的最高峰;如世界最高峰的喜馬拉雅山,中國最高峰的昆侖山,日本的富士山,臺灣的玉山……都是太祖山。其山高大,石骨鱗峋,為群山之特拔者;遠望聳秀、可愛,近覷巉巖、可畏。
據鎮一方,乃群龍之所從出,大則為邦國都郡,小則為縣邑。山體端嚴方正,則一方所產之人,多賢能俊秀;偏斜低小,則一方所產之人,多愚蠢粗頑。
16、少祖山
是太祖山發脈之后,再沖起的高山,又稱為應星;其形狀與太祖山不同,或尖、或圓、或方,精神充滿,形象秀麗。風水家以此山定龍脈的美惡。古語云:“辭樓下殿峰巒秀,預似前頭異氣鐘。”少的意義是:接續太,如人倫的繼志述事,克紹箕裘,有任重道遠的負擔。大祖為祖山,少祖為宗山。
17、列祖山
列祖是總舉先人的稱謂,少祖山發之后再起高峰,三三兩兩、五五六六,這些中間相間的山峰都叫做列祖山。此山多屬斜身旁落,開脈分龍的山峰,在九星中,多是破軍星、祿存星的形體。從列祖山可分辨龍脈的行脈。
18、父母山
結穴的主山叫父母山,又叫玄武腦、蓋山、照山、太陽山。廖璃說:“若是山家結穴龍,定起主星峰。”此山以星舉開面,脈穿心者為上,旁出者次之。風水在在尋龍的歷程中,是從太祖山分別龍的貴賤,從少祖山分別龍的善惡,從列祖山分別龍的去向,從父母山分別龍的作用。
一般人最喜坐后靠著山峰。但楊筠松的《都天寶照經》說:“家家墳宅后高懸,太陽不照太陰偏;必主其家多寂寞,男孤女寡實堪憐。”即指出山龍、平洋的不同,山龍以背靠端秀山峰為正局,挨星要旺山旺向之局。平洋大都后空,以坐空為正局。
19、胎息
風水家把龍脈的結作用人類交媾、懷孕以傳宗接代的行為來比喻,父母山出名叫胎--是父母精血所孕;結穴處名叫息--是精子與卵子結合所育的嬰兒。也有人以玄武腦后的一節山為父母,落處為胎,束咽過峽處為息,再起玄武腦(主山)為孕,結安處為育,這是另一種說法,不必太拘泥。
20、枝干
龍的正脈叫干,分脈叫枝,這可用果樹來比喻,《枝干法》所述。枝和干又有大小的分別,一條山打下來,旁有分龍,則本龍稱為干;分龍之下,又再分龍,則初分之龍又稱為干,就像人有子有孫一般,枝的看法也是如此。宋.吳景鸞說:“枝干明而嫡庶分。”干為嫡,枝為庶。其中又有干中干、干中枝、枝中干、枝中枝的分別。
干的力量大,枝的力量小,但風水家分富貴貧賤,幷非以枝干為依據,而是看山形體所構成的龍格。
21、脈氣
風水家把龍(山脈)、無形的氣,比喻為人身的經絡氣血。人體的十二經絡與奇經八管氣,是生血之本。氣是經發出來的,脈旺,氣也旺,凡是壟局聳的,氣勢雄壯;欹斜的,氣墊袁弱;破碎的,氣勢陷;低小的,氣勢無力。風水家因形以察氣,因氣以求脈,因脈以求結,達到這個程度,才能判吉兇、別作用。
清代章仲山說:“氣由形辨,舍形何由以辨氣之生死?氣因理之,舍理何由以見氣之堅哀?”氣的判別是分為有形的(龍勢、星辰、穴情、土色、水流董和無形的(元運、挨星),必須有退局的巒頭和理氣的修養才能做到精微入神的境界。
22、起伏
地勢的高低落差叫做起伏,風水家所謂的起是指星峰高出眾山之外,伏是指龍脈潛隱于土地之中。龍有起、伏才表示這條龍是生活、有精神的,若沒有起、伏,就是呆塊--頑蠢的死龍。《葬經》說:“葬乘生氣。”氣貴于生;生者,活也,龍脈有起、伏才是活的,才有藏風聚氣,界水止氣的形勢。
——風水堪輿學傳人陳益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