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國內經濟發展明顯減緩,經濟危機嚴重影響到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嚴峻態勢下,我認為,企業更應該靜下心來,思考和分析自己具備的優勢,努力培育和構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度過難關,迎接挑戰,再謀發展。即使在安然度過經濟危機以后,企業也應重視和構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期持續性發展和做百年老店。一、中國企業在競爭中的地位
在當前國際經濟一體化、市場競爭全球化的時代,企業廣泛參與國際競爭,中國企業面對的是和強大的跨國公司的競爭。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中國企業普遍比較弱小,無論規模還是技術、管理上都和跨國公司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就從化工等企業的競爭狀況來看,與先進國家相比相距甚遠。制藥業,特別是西藥制藥業,我們現在幾乎沒有獨立開發能力。面對跨國公司大舉進入,許多企業管理上不去,技術上比較落后,處于一種很不利的競爭地位。
二、如何應對競爭
面對競爭不少人提出各種各樣的對策,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企業要很快適應這種形勢,必須從培育和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著手。建立企業核心能力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落后的經營機制,使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并維護長期競爭優勢。只有重視和加速培育并構建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迅速成長壯大,提高市場競爭力。
三、什么是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是具有摧毀力量的企業能力。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持久性、不可復制性和延展性,就像20世紀上半葉發明的原子彈一樣,在市場競爭中具有不可抗御的殺傷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美國人在20世紀90年代初正式提出來的,而實際運作是日本最為有效。日本為了趕上歐美國家的企業,十分注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提升,他們抓住了關鍵,首先贏得了成功。
核心競爭力是一種扎根于企業組織內部的、能獲得超額收益和能夠不斷使自己立于一種競爭優勢地位的一種能力。它實際上是一種企業的巨大戰略資源,有了這樣的能力,企業就可以從小到大,有力地搶占市場,最后贏得超額收益。
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就是要抓住企業競爭中最關鍵、最有實質性的問題來施展自己的方法和機制,通過這種方法和機制,確實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獨占的資產,這種資產可以給企業帶來比某一項技術創新或者某一項改革更大的收益,它是一個持久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