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在近日舉行的2014移動互聯發展大會上,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震指出,今后金融領域在移動互聯時代,正規金融與民間金融的距離在縮小,這將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
黃震表示,2011年以來,溫州、鄂爾多斯、神木先后出現了民間借貸危機,而差不多50萬億的存款卻越積越高,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嚴峻,民眾那邊則缺乏更多的投資渠道。他認為,互聯網技術與金融的結合,幫助疏解了民間資金的融資困局,讓老百姓有了直接投資渠道,融資者有直接的融資渠道。民間金融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了轉型,隨著互聯網貨幣基金、P2P、眾籌平臺的興起,超過6000億的散資通過互聯網融資渠道進入民間金融環節,從整體趨勢上看,正規金融和民間金融的差別正在逐步消弭,移動互聯技術推進了普惠金融的發展。
在黃震教授看來,移動互聯的發展有五個特性——用戶的統一性,最終用戶的需求多樣性,是產品的差異性,渠道的覆合性和數據的共享性。正是因為這五個特性,移動互聯實現了良好的跨界合作,為金融機構創造更多的機會,推動了民間金融的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