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君咨詢董事長 王明夫
了解和熟悉受限制/鼓勵的產業企業家一定要確立“產業偏好”這個意識。在IPO和再融資審批中,政府和市場是存在產業偏好的。一定要看哪些行業會受限制,哪些會受鼓勵。
比如,房地產、水泥、汽車、鋼鐵這些過去IPO不受限制的產業,現在都成為IPO受限產業;這些產業曾經是GDP增長的發動機,是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方向;但現在基本供過于求,產能過剩,成為宏觀調控的對象。
哪些行業會受到鼓勵: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等等,以及其他領域中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成長性強的企業。
哪些行業屬中性:制造型企業為主;金融產業;大型的服務性企業、工程類企業;成熟產業中的優勢企業(主板);新產業中的成長企業(中小板)哪些行業明放暗堵:餐飲、美容健身及其他類型的連鎖經營企業或生產經營中存在大量個人客戶和現金收付的企業。
哪些工藝和技術受支持:如鈦白粉不鼓勵硫酸法,鼓勵氯化法。
國家發改委出臺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對目前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的產業進行了詳細說明,值得做企業和投資的人認真研讀。
資本市場估值中的行業差異不同的行業,擁有不同甚至是迥異的估值水平。有的行業永遠低估值。比如鋼鐵。或者你做企業做久了之后搞了個非相關多元化,這個也不行,只有可能是做大做精某一面才行。多元化之后很有可能變成低估值,因為別人無法判斷你的主業,從而被市場忽視。有的行業永遠是高估值,比如互聯網、生物。有的行業永遠中等估值,有的行業時高時低,比如白酒、地產、券商,都是典型的周期型行業,一段時間超高估值一段時間超低估值。所以資本上的估值是有行業差異的,一個投資家一定要在這樣的問題上要有非常敏感的神經。要清楚市場上究竟什么樣的行業會有非常高的認可,而什么行業怎么做都不值錢。
根據中證指數分析數據,目前中國估值排名如下三級細分行業,市盈率最高前五板塊:航空航天與國防(67.85)、互聯網軟件與服務(59.85)、紙業與林業產品(47.63)、半導體產品與設備(41.44)、醫療保健(41.41)三級細分行業,市盈率最低前五板塊:汽車(11.04)、建筑與工程(11.32)、交通基本設施(11.56)、石油、天然氣及消費類燃料(12.75)、家庭耐用消費品(15.13)、房地產管理與開發(15.84)按最近六個月平均動態市盈率,截止2013年4月26日行業估值差異,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做同樣的收入和利潤,所創造的股東價值不同,甚至迥異。所以要謹防入錯行:寧做高估值行業里的烏雞,也別做低估值行業里的鳳凰!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為什么?選擇有成本,有壁壘,還有個人偏好和局限,還有企業原來的特點,方方面面的因素。所以說如果有機會選擇,在產業思維上一定要有深刻的認識,要選資本估值偏好的行業,這對你切身的利益,意義非常大。
利用產業偏好在產業思維問題上,企業家應該非常非常清醒,確立一個敏感的思維,就是:上市在成本估值中是有產業偏好的,一定要利用好這個產業偏好。怎么利用?
第一,根據產業偏好來描述你的公司為了上市、為了再融資、為了股價增長,一個企業怎么描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個價值描述的過程。別說是一個企業組成部分這么多,這么復雜,單說一個人,你簡歷怎么編,也是非常講究的。比如說你申請留學,我就發現,你給不同的人評價,推薦去不同的大學也非常的有講究。申請過留學的人會有這種感覺,比方說耶魯大學強調的是學生要有領導力。那你就在你的簡歷上要突出你的領導能力,把你的人生中有領導力的事跡都寫上去,包括一些數據。但是斯坦福又不一樣了,斯坦福要求學生要有創新能力,所以你就要突出你的創新思維。企業也一樣,你要按照自己的實際踏實的描述,最大限度的描述好你的企業。
第二,根據產業偏好來選擇產業方向(擬上市和新上市公司)、轉型方向(老上市公司)和募資投向(融資和再融資項目)第三,根據產業偏好來選擇上市市場和策略。借殼上市?選擇創業板還是中小板?A股還是海外?比方說房地產,現在國家明令限制,如果你要選擇上市,只能選擇借殼上市。你也可以選擇好的創業板或中小板。如果你做礦業,你不可能選擇納斯達克上吧,你最好選擇比香港還好的多倫多,因為多倫多那個市場偏好高估值礦業市場。如果你是做IT,TMT,互聯網,那你肯定選擇納斯達克上,因為比香港的好。
第四,限制上市的行業(如房地產、白酒),或者及早打消上市幻想,另辟融資路徑(如發行房地產信托計劃、尋求房地產基金投資),或者及時采取靈活策略,繞行上市(比如衡水老白干以農業概念養豬上市,名稱裕豐股份;上市后再將主業改為白酒,名稱也改為老白干酒;陜西西鳳則另謀借殼上市或換股并購)對投資家或PE機構來說,根據發審委關口和資本市場估值的產業偏好來選擇,直接關系到你這個項目值不值得投資,或者投資到什么價格你能夠接受。如果一個行業估值上市之后只有10倍估值,就算是8倍投進去,又有什么意義?如果說一個行業市場高估值有30倍,40倍,這時候你以10倍PE值投進去,再加上它未來幾年的增長,就會有相對豐厚的收益。
所以,每個企業家都要研究知曉企業所屬行業的估值水平。例如,A企業的估值是B企業的2倍,要實現同樣的市值,B企業的凈利潤要是A企業的2倍。當然這是針對股東價值利益來講的。還有從上市融資能力來講,現在新股發行的市盈率都有限制,通常是不超過同行業已上市公司的1.25倍。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做農業,同行業的PE值是13倍,你的公司的發行市盈率是1.25倍,就說明了你的融資能力已經限制住了。所以如果說所處的行業估值水平很高,那么你的發行融資能力就強很多,融資資本就會大量涌進來,你的公司的整個發展局面就會全新打開。所以企業家一定要在產品的供產銷的基礎上還要建立起一種產業思維,資本市場的產業偏好和估值水平的能力,一定要培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