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介紹一下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呢?
最重要的是基于企業內部形成共識。傳統企業向互聯網+轉型,要說簡單的話,那只有三個字——“識、謀、行”,即首先形成共識,然后有一個可以推進互聯網+轉型的作戰計劃、行動方案,再推動團隊有效執行。
我們服務傳統企業,推動互聯網化,發現很有趣的一個現象,就是沒有一個企業、老板在口頭上是不愿意創新的,所有的企業老板都愿意創新。那為什么有的企業能在創新過程中脫穎而出?很重要的一點是它能快速在公司內部圍繞創新形成共識。而圍繞創新形成共識,實際上將遇到幾個障礙:
第一個障礙,到底什么是所謂的互聯網+?在高科技領域里面的上市公司,我們曾經做過一個測驗:幾年前,互聯網+更多是以電商形態來展開的,我們問他們中高層經理什么是電子商務,請大家每人寫一下關于電子商務的定義。百人以上的團隊,圍繞著什么是電子商務有了五、六十種答案,實際上大家對于什么是電子商務沒有共識。對于傳統企業而言,互聯網+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只有形成共識,整個公司才能按照相對統一的步伐去推進創新。
第二個障礙:要推動創新。對于傳統企業而言,解決創新的問題必然要對傳統業務形成沖突。要解決沖突,要么重新設立公司,推動創新,跟當前模式沒有任何關系,在一個新的體系下運作;要么是設計好跟傳統業務的協同機制,因為往往老業務是盈利業務,特別是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要解決好跟傳統業務之間的沖突和協同。
第三個障礙:某種意義上,現在的傳統企業也是各自領域的創新者,在創新且成功的過程中容易形成一個思維,即慣性地說“我很牛,沒有我干不成的”。 圍繞互聯網創新,實際上很多企業是立足于自營更生,但是也需要外部資源的整合,這個必須形成共識。推進互聯網+不能是自己就能做了,今天與阿里巴巴合作,明天又要去做微商,只要是閉門造車,就難有實質性發展。
所以共識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結合自己實踐的互聯網+到底是什么?管理團隊一定要形成共識;二是創新跟舊的業務如何協同,如何避免沖突;三是必須跟外界合作、共同推進創新。
傳統企業向互聯網+轉型,過去兩年,意識問題是最重要的一個。經過最近兩年的互聯網焦慮,再加上年初國家提出“互聯網+”政策,現在各個企業里面向互聯網+轉型重要的一步是:需要建立互聯網+團隊。今年還有很多公司采用了外包的方式去做,未來最主要的一個方式還是要建立自己的互聯網+團隊。易觀企業教育認為,一個企業的重要戰略資源,除供應鏈、生產端的一些因素之外,團隊是未來最主要的一個資源,是構成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然互聯網+是結合傳統企業最好的一個變化趨勢,那自己的互聯網+的團隊也很重要,所以我認為互聯網+團隊是比較重要的一步。
聲明:本篇文章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覺侵權,可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盡快處理。(郵箱:wubf_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