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也應建立危機預警機制
吳光琛
企業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與尷尬,而這些問題與尷尬,對企業競爭的破壞力又極強,常使企業在市場的競爭中處于被動的局面,嚴重者甚至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危機。而在這些問題與尷尬的面前,我們的一些企業常常是束手無策,或者急病亂投醫,無形中加劇了危機的程度,給企業造成了更大的問題與尷尬。筆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正是企業缺乏一個有效的預警機制。
問題與尷尬是每一家企業都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到的,但卻并非會給每一個企業都造成危機。危機意識較強,或者說具有較好的企業預警機制企業,往往能在企業危機發生之前有效地予以化解,甚至使問題與尷尬轉化成企業的機遇與優勢。因此,企業要想順利地發展與成長,企業危機預警機制的建立則勢在必行。
也許有些企業會說,我們的企業具有較為完善的危機管理機制,任何危機只要來臨,一旦危機管理機制一啟動,就能逢兇化吉。的確,企業的危機管理,對化解企業的危機極具效率,但問題在于企業的危機畢竟發生了,即使很快能逢兇化吉,企業也經歷了一場“劫難”,其有限的企業資源也浪費了不少,對企業終究不是一個最佳的結果。
企業預警機制的建立,目的是在危機發生前把危機扼殺在“搖籃”里,讓企業的機體能時刻保持健康的狀態。為此,企業的經營目標在實施的過程中,就必須有效地跟蹤目標,當目標偏離軌道時,及時地予以調整,使其回歸預定的軌道;而當其與市場現實發生沖突時,就應迅速地修正目標,使其與市場的要求密切吻合,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清除影響目標實施的障礙,使其得以順利地實施。這就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預警機制,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有備才能無患,無患才能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