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一:連貫地理解
大多數初學者會犯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將每個表情或動作分離開來,在忽視其他相聯系的表情、動作或者大環境的情況下,孤立、片面地解讀他人的肢體語言。譬如說,撓頭所示的含義有很多,比如尷尬、不確定、甚至是去頭屑、頭癢、健忘或撒謊等等,所以,其具體含義應當取決于同時發生的其他表情和動作。和說話一樣,肢體語言也有詞組、句子和標點之分,每一個表情或動作就好比一個單詞,而每個單詞的含義不是惟一的。例如:在英語中,“dressing”一詞就至少有10種解釋,其中包括穿衣服的動作、食物的調味料、肉類食物的配菜、傷口的包扎敷料、化肥等等。
因此,只有當你把一個詞語放到句子里,和其他詞語一起理解時,你才能徹底弄清楚這個詞語的具體含義。以“句子”的形式出現的動作或表情被稱為肢體語言群,就好比我們說一句話,至少需要用三個詞語來組織才能清楚地表達說話的目的。所以,如果你想獲取準確的信息,就應該連貫地來觀察他人的肢體語言。當我們感到無聊或是有壓力的時候,我們常常會不斷地重復做一個或者多個動作,如不停地摸頭發或玩頭發就是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可是,假如不考慮其他動作或表情,同樣的動作卻很可能表示這個人很焦慮,或是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