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全稱】精益生產之ie工業工程培訓
【培訓類型】企業內訓
【授課講師】郭曉寧老師
【參訓對象】總經理、生產總監、生產部門經理、 班組長、主管、企業PIE部人員、品管、技術部、生產部、質量部門相關人員等
【課效保障卡】
★公開課:第一天課畢課程不滿意,全額無理由退款。
★內訓課:課前不收任何定金,上課結束滿意后付款
【 前 言 】
如果說精益生產是IE在企業運用的最高境界,
那么IE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生產效率管理方法.
它是一種通過消除企業所有環節上的不增值活動而取得顯著而持續業績改善的策略,使企業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最佳的運作效益和提高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增加企業的資金回報率和企業利潤率。
通過IE提高內部運作的過程效率持續消除浪費,應用IE方法提升效率,實現精益“一個流”、平衡生產線、改善布局等,從而靈活應對市場需求,壓縮庫存和服務周期,降低成本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這堂課程是郭曉寧老師集企業數年的實踐經驗,于富士康IE學院面向各廠及供應商長達數年輪訓,培訓人數達十萬余人次,并主導美的集團等數家企業輔導并取得優秀成果的總結與提煉.
大量精益改善案例證明精益管理體系是建立在全員參與的IE的持續改善的基礎上,如果沒有全員參與的IE的持續改善,就盲目的導入精益生產,相當于高屋建瓴。如果能將IE與精益生產相結合,找出目前更加適應我們國情和廠情的方法,如果您企業在沒有經過精益化改造的情況下,通過引入精益生產-現場IE改善活動,那么您企業就有可能減少庫存50%,縮短產品周期30%-50%,人工效率提高35%,減員30%,成本下降25%。
【培訓受益】:
系統掌握精益生產基礎工具IE工業工程及其應用。
精益生產概述及與工業工程之間的關聯
精益生產項目的導入與如何推進
精益項目的啟動與如何實施
理解現場管理的主要目的和手段,學習發現浪費的方法并分析浪費成因;
提高學員現場管理和現場改善的業績能力;
系統掌握精益IE工業工程改善手法并能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合理精簡資源配置,提升企業效率,降低成本,優化企業系統。
改善過程中人際關系的處理與資源的合理調配,如何促進企業提案改善風氣的形成;
維持改善成效的有效防反彈措施
【課程背景】
如果您有以下疑問,那么這堂課程將會帶您找到答案:
公司生產效率低,成本高,品質不穩,交期不準,急需改善
訂單多但每個訂單量卻很少(多批少量),現在的生產模式不適應
想要推行精益生產,但聽說成功的案例很少(有推行過失敗或反彈了),那下一步應該怎么做?
想要改善不知從何入手,以前學的理論性太強,到操作層面上就不行了
每天都做點的改善,不知系統如何改善,不知收集那些數據,如何分析數據和制定改善方案,以及如何推行改善
老板定期下達降低成本的指標,天天盯著產線,麻木了,想學學更新的東西,想看看做的好的公司怎么做的。
生產線員工不穩定,抱怨多,辭工率高,管理人員壓力大,工作主動性差。
部門之間本位主義嚴重,互相扯皮推卸責任
如何讓全員掌握一些日常的改善手法或改善理念,多參與改善多提改善建議.
在工作中運用工業工程(IE)的一些手法,有些地方不明白.
怎么說服老板強有力的支持我? 改善的時候需要老板給我什么承諾.
改善的時候經常遇到抵制(釘子戶)怎么辦?
改善的時候效果不好,數據老是上不去怎么辦?
改善的時候員工天天抱怨比以前累,勞動強度大,什么原因,怎么說服他們?
想學一套系統的改善方法,能用到工作中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一、精益生產理念
1、精益生產概述
2、精益生產產生與發展
3、精益生產研究目標及特點
4、精益生產內容體系及人才素質
二、精益生產活動導入及推進
1、精益生產的導入程序及方法
2、精益生產導入基本精神及抵抗情緒
3、精益生產的推進體系
三、精益項目啟動
1、項目選擇及立項
1.1 現場診斷的順序,內容及工具
1.2 項目診斷書的制作
1.3 項目說明及答辯
1.4 項目團隊建立及活動形式
四、精益項目實施
1 項目的實施
1.1 如何選擇示范線
1.2 方案討論時注意事項
1.3 如何制訂實施(含整體推廣)計劃
1.4 方案的評價體系及內容
1.5 如何防止反彈
五、識別浪費
1、8大浪費
2、真效率與假效率
3、整體效率與個別效率
第二部分:精益生產改善基礎手法介紹
一、程序分析
1、工藝流程圖
案例演練
2、物型流程程序圖
案例演練
3、人型流程程序圖
案例演練
4、布置與路徑分析
二、操作分析
1、人-機聯合作業分析
案例演練
2、雙手作業分析
案例演練
三、動作分析
1、動作分析--案例演練
2、動作經濟原則
四、時間研究
1、時間分析的種類
2、標準工時的制訂
3、平衡生產線
五、《精益生產之IE工業工程培訓》總結,學員答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