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課程討論醫患關系危機和醫患沖突循環,列舉醫患沖突的10類系統成因,明確當今中國醫患關系的科學走向及必然前途,確立醫療作為無形知識產品提供過程的服務行業地位。然后,本課程結合臨床實務及實情實例,逐一講解15項患者權利、12項患者責任及9項醫師權利,剖析醫患關系的多維結構要素,例如12項倫理要素、22項互信要素、10項患者需求及10項醫患和諧評價指標等;闡述醫患關系和診斷治療的辯證關系,揭示醫患融洽的專業價值、治療價值和經濟價值,通過案例告誡醫患關系的專業界限,涉及紅包、觸摸及HIV檢測等敏感議題。繼而,本課程從候診和第一印象開始,細說醫患互動程序和績效要求;從首診目標和再診抱怨開始,詳解國際通行的臨床醫療4E要素及其增進患者安全、降低臨床風險和減少醫療糾紛的實用價值。最后,本課程提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13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