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違者追究)
企業勞資雙方是個矛盾對立體。勞方有勞方的目的,資方有資方的目標,勞資雙發有沒有真正平衡點,是值得思索的問題。一般來講,勞資雙方在利益問題上此消彼長,而平衡點是雙方利益彼此遷就讓步的臨界點,即相對滿意的利益交叉點,這個平衡點到底在哪里?真的存在嗎?探索勞資平衡點的目的是建立和諧理想化的勞資關系,然而現實結果是怎樣呢?
一、資方愿望
1、 成本愿望:獲取廉價物美勞動力,取得勞動力最大價值。
2、 忠誠愿望:對企業忠誠,不容忍破壞企業行為,關鍵時期和企業站在一起。
3、 技能愿望:承擔本職工作技能優秀,同時兼顧多種技能,一職多用。
4、 特殊愿望:對雇員的背景、資源、管理土虱、宣傳、性別功能等的愿望。
二、勞方愿望
1、 收入愿望:高薪收入,各方面福利良好。
2、 成就愿望:工作的滿足感,成就感,個人價值的體現。
3、 安全愿望:工作中的人身安全保障,工作內容、環境、地點、保險政策到位。
4、 和諧愿望:人際關系和諧,團隊凝聚力強,工作氛圍良好。
5、 尊重愿望:在人格上得到尊重,反感野蠻粗暴及各種有損人格的態度和現象。
三、力找平衡點
1、 基本保障:資方在工作環境、工作內容等基本方面為勞方創造條件;勞方在出勤、遵章守紀方面作出基本保障。
2、 協商一致:勞資雙方充分協商,就最關心的內容達成一致,形成書面文件,起到提醒、警示、規范、證據保存等目的。
3、 風險預警:建立風險預警制度,勞資雙方出現問題苗頭,立即啟動,并盡力促成一致。可以是組織出面協調,亦可通過制度在薪酬、工作付出方面立即調整。
四、結論
1、 沒有平衡:勞資雙方的平衡點只是相對的,在現實中很難找到,或暫時找到維持不了多久。
2、 樹立理念:勞資雙方要牢固樹立的觀念。勞方樹立“既然加入企業,就按企業的要求來做,包括最大限度調整和超越自我,沒有任何借口”。資方要樹立“既然資方加入,就是看的起企業,就要最大限度地創造條件,讓資方覺得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3、 突破平衡:以尋找平衡點為目標,以突破平衡點為底線。勇于突破,善于突破,制造突破。很多時候非理性、超常規的方法很有效。比如采取“張揚個性”或“軍事管理”的極端文化做法能起到積極效果。
看淡平衡:既然沒有真正的平衡,就不要去想。為找平衡而找平衡往往效果不佳。而“無為而治”、“蘑菇原理”等方法也許起到意想不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