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塔排氣中尿素粉塵含量過高不僅影響企業環保達標,更不利于產品質量提高。中國石油寧夏石化公司生產小顆粒尿素的化肥裝置,由于采用的是自然通風塔式造粒,造粒塔頂部排氣中含有大量的尿素粉塵,嚴重影響廠區和周圍環境。
為了降低粉塵含量,公司在2010年11月利用停車檢修的機會,通過技改加裝了造粒塔粉塵回收系統。然而,系統投運半年以來,尿素一部工藝技術組QC小組成員卻發現效果并不理想,達不到國家和銀川市環保部門規定的排放50毫克/立方米的指標。
在得知國內幾家企業通過技改,粉塵含量都達到了國家排放標準這一信息后,QC小組實地走訪了魯西化工第八化肥廠、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在借鑒幾家企業的成功經驗并結合自身情況的基礎上,QC小組通過對12項要因逐一排查,終于確定了技改方案。
為了有效剔除吸收液中含有的雜質,QC小組設計出在水膜噴頭前加裝濾網并定期清理的方案,解決了水膜噴頭堵塞的問題;針對循環吸收液溫度低導致粉塵含量增加的難題,QC小組通過給吸收液循環槽增加加熱蒸汽管線的辦法,保證循環吸收液溫度在30℃以上。此外,經過更換吸收液循環泵進口管線這一措施,小組實現了循環泵出口壓力穩定在1.3MPa的目標。
統計數據顯示,技改后企業造粒塔排氣中的尿素粉塵含量下降到33.3毫克/立方米 ,在達到了國家的環保要求的同時還實現年回收尿素462.13噸,按市場平均價1800元/噸計算,折合經濟效益約8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