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軍:過獎了,其實不管學習什么,只有感覺她有趣了、喜歡了,才會主動的去學、去用、去關注。
筆者:那天講座連我都不知不覺學會了兩招:頸椎保健法和鶴戲養生小功法,只是遺憾講座時間太短了,不知杜老師能不能在西安多做幾場這樣的養生講座?下一次最快能在什么時候?
杜建軍:只要主辦方和我日程安排不沖突,我很愿意在西安多做幾場這樣的講座。
筆者:一些讀者朋友以前覺得學習中醫很難,但是在讀了您的這本書之后,猶如在迷路中找到一盞明燈,對于中醫養生的許多內容感覺豁然開朗。這是怎么回事?
杜建軍:中醫養生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專業術語又非常多,使得大家覺得學習中醫養生很難,很迷茫,尤其是在自學的時候。這時候就我們寫書也罷、講課也罷就需要特別注意教授他們學習的方法,并特別注意引導他們將學習中醫與日常生活保健、常見病聯系,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筆者:哦,我現在理解了在您的《我最想要的治未病書》中為什么有那么多的養生實例、食療方、養生歌、養生小功法、小方法和那么多幅生動有趣的插圖。看來,這部書花了您不少的精力。
杜建軍:哦,盡我所能吧,這也算是對我這些年從事中醫方面工作的一次總結,爭取讀者朋友讀時不累,用時方便。
筆者:具我了解,您這些年一直在各地不辭辛勞講授中醫,傳播傳統養生文化。為什么?
杜建軍:我先給你講一個小故事吧。你還記得在好幾年前熱播的一韓劇《人魚小姐》吧?
筆者:有印象,就是一部韓國現代生活劇。
杜建軍:對,就是那一部。其中一集有個小情節:雅俐英給婆婆艾灸曲池穴進行保健,被她的奶奶琴玉仙看見了,她就自己艾灸,結果被燙傷了。當時我看了這個小細節后,很受震撼,因為這個不經意的情節恰好反映了中醫在韓國普通民眾中的普及程度。再看看我們作為中醫的發源地,(據現在收集的資料來看)在普通民眾中的普及程度還比不上韓國,作為一名中醫工作者實在感到慚愧。所以,我就盡我微薄之力到處講授中醫,傳播傳統養生文化。
筆者:謝謝杜老師,祝愿我們的中醫發揚光大。
(摘自華商報2013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