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分類施治降庫存
2014年10月28日 10:00 企業觀察報
作者 申明江(系北京中冶嘉恒物流副總經理 上海睿御供應鏈管理顧問)
導讀:攀鋼把降低庫存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采用精細化的管理策略,有效降低了存貨庫存,在逆市中實現了業績的增長。
2013年,在鋼鐵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行業內存貨庫存一路高企。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攀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攀鋼”)存貨降庫全年達到5.16億元,存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也首次降到15%以下。
攀鋼把降低庫存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在管理中多部門進行配合協作。更重要的是,攀鋼把庫存進行分類,然后根據不同類別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這些做法,攀鋼庫存才大幅度降低。
把降低庫存當作第一要務
攀鋼高層深諳“不合理庫存是企業的萬惡之源”的道理,一向把降低庫存納入集團的重點議事日程之中,采取合理的處置方案,全力降低庫存積壓,減少資金的占用。
早在2012年,集團就著力解決存貨居高不下的狀況,因為存貨居高不下已經加劇了資金的緊張狀況,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正常發揮。
針對存貨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集團高層先后下發《關于加強存貨定額管理降低存貨庫存的緊急通知》、《關于降低原燃料、輔料、半成品、產成品存貨資金占用及加強定額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單位盡量減少存貨占用資金所帶來的壓力。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集團從價值管理入手,逐步延伸到實物管理和績效管理等方面,并要求財務部、經濟運行部、技改與設備部、管理創新部等存貨管理部門通力配合,為降低存貨庫存指標保駕護航。集團公司從2013年5月份開始試行貨幣化結算,并在10月份全面推行,實行資金有償使用。
在培養各分、子公司的存貨管理水平方面,攀鋼要求他們確定本單位大宗原燃料、輔料、備件的消耗儲備定額及產成品、半成品庫存定額,確保定額科學合理。
以國貿公司為例, 2013年3月份該公司冷板部庫存控制目標是20000噸,但實際庫存卻超出了3080噸,達到了23080噸。很顯然,國貿在存貨管理方面的水平有待提高。
為了提升存貨管理水平,完成存貨降庫目標,國貿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國貿公司貫徹執行了年初就開始實施的負責人計劃,各個部門分品種制定存貨定額,各部門的負責人作為第一負責人為此全面負責。再如,該公司以產品和市場為切入點,不但加大了對領先產品的支持力度,而且貼近市場積極銷售,很好地規避了庫存風險。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國貿公司的存貨庫存指標從年初的2.95億元降至年末的1.87億元。
西昌鋼釩則劍走偏鋒,從清理“死角”入手提高存貨管理水平。由于固廢物資較多,造成庫存較大,西昌鋼釩因此加快了對固廢資源的銷售,2013年外銷處置量達到了50余萬噸,占全年出庫量的65%。
按需求分類管理存貨
作為大山里的鋼鐵制造企業,攀鋼的物流成本高,成本控制壓力大,一不留神,微薄利潤極有可能浪費在多余存貨庫存上。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管理存貨庫存?存貨庫存管理的根源在于需求管理,有效需求管理的關鍵在于從大數據中找到各種物料需求的規律,這種規律稱之為“物性”,即需求特性。
需求是不斷波動的,但根據混沌理論,波動性本身也是一種規律。國內大多企業沒有在物料需求規律上做文章,在思維慣性上忽視了庫存的基礎性分析。
而攀鋼充分認識到需求的波動性,并以此為根據,對存貨庫存結構進行了分類,把其分為四類:
第一種是需求穩定、用量大、價值高的物料。這種物料的管理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只需根據日需求量和采購前置期,保留最低的周轉庫存即可,甚至可以做到零庫存,按“批次對批次”的模式訂購,如計劃性設備維修件。但事實上,這類物料出現的概率是很低的。
第二種物料價值高,需求量不穩定,而且缺料風險較大。對于這種物料,需要判斷緊急采購前置期與客戶需求前置時間是否有重疊空間。如果超出滿足客戶需求的時間(去除生產、組裝、包裝、物流環節),無論這種物料價值多高,都需要保留一定的安全存量,如隨機性需求設備用件。不過,對于這種物料,攀鋼使用了定量訂購法,維持了最優的庫存水平,不會出現占用太多資金的現象。如果采購前置期在客戶需求前置時間以內,說明這種物料的市場供應能力很強,就不需要備置太多庫存。
第三種物料價值低,需求穩定。這類物料又可分為日常運營所需物料和生產所需原材料兩種。因為涉及市場供應的能力,對這兩種物料需要采用不同策略。對于日常運營所需物料來說,其管控的重點在內部流程中。攀鋼盡可能地降低這種物料的內部流程成本和物流成本,并采用了定期、定量的采購模式。對于生產所需原材料來說,其內部管理需根據生產周期而設計出安全庫存,而在外部則需要建立供應商關系或改變即時供應的物流模式,從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障生產所需原材料的供應。
第四種物料價值低,需求不穩定。顯而易見,這種物料與第三種物料的不同之處在于需求的穩定性上。對于這種物料,攀鋼使用定期而不定量的策略,這種策略對沖需求的波動無疑是最優的選擇。
除此之外,對占庫存金額比重較大的設備維修件(MRO)管理,攀鋼考慮到所用設備的生命周期,因為設備在生命周期不同的階段對備件的需求是不同的。在操作中,可以對非關鍵件使用虛擬聯合庫存、實體聯合庫存、供應商參與聯合庫存。
需求分析只是基礎,除此之外,結合企業在供應鏈中的地位、市場供求關系、物料生命周期、物料通用性、客戶性質等因素進行綜合決策,將創造出最優的存貨庫存控制體系。相信攀枝花鋼鐵通過不斷學習與持續改善,在鋼鐵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通過精細庫存策略降低庫存,實現逆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