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對企業興衰的影響
在如今這個競爭激蕩的時代,幾乎每時每刻都會出現大量悄悄衰亡的企業,甚至有些許多還來不及誕生,就在雄心勃勃的籌劃之后不了了之;更有成千上萬的企業,默默地按照市場需要努力尋求發展,最終卻不得不接受滅亡的請柬。可能人們通常會把責任歸咎于戰略決策失誤。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戰略本身不是問題,策略也沒有錯。因為他們諳熟并按照正確的利潤模式在操作,因為他們深知世界未來發展的趨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企業失敗?是執行力。任何企業的成功都必然是執行的成功,任何企業的失敗也必然是執行的失敗,因為決策失敗,說到底也是決策者對他分內工作執行的失敗!企業間的競爭最終只是執行力的競爭。為什么滿街的便利店,只有“7-11”一枝獨秀?為什么滿街的咖啡店,只有雀巢賓客滿座?其實各家店策略基本相同,結果卻大大相反,原因便在于執行力不同!有人說,一個企業的成功,30%靠策略,70%要靠執行。顯然,執行比策略(戰略)更重要,你可以不進行模式的創新,只需要像絕大多數企業那樣采取尾燈戰略;但是,你卻不能沒有完成任務的能力!而且即使你靠獨創的經營模式,拉開了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但若執行力不夠,就一定會被模仿者追上!中國十強執行力講師孫軍正老師說:執行——是目標與結果之間“不可缺失的一環”;是公司沒有實現預定目標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領導層希望達到的目標和組織實現該目標的實際能力之間的差距;它不是簡單的戰術,而是一套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采取行動的方式來實現目標的系統流程;它是戰略的一部分……
執行,是企業在一年365天里最基本的常態。孫軍正老師說:執行力,就是企業組織完成任務的能力。一、執行是對結果起決定作用的因素聯想在1999年進行ERP改造時,基層和中層執行非常不力,使流程設計的優化根本無法深入。長此下去,聯想必將癱瘓。最后柳傳志不得不施以鐵腕手段,才殺滅企業內部試圖拖垮ERP以保全既得利益的陰暗心態。柳在一次“遵義會議”上雷霆震怒:“(ERP)必須做好,做不成,我會受很大影響,但我會把李勤(當時的聯想集團副總裁)給干掉!”李勤當即站起來:“做不好,我下臺,不過下臺前我先要把楊元慶和郭為干掉!”。如今的聯想能夠持續發展,可見是與聯想下決心建立執行文化不無關系。我們常常看到許多企業,往往是策略、愿景一大籮筐,議而不決,光說不練,流于“口號管理”,策略、愿景沒有落實到具體的目標、計劃上,更未將目標、執行方法列出時間表,更沒有根據達到的程度訂立賞罰標準。這樣的企業,其實是患上一種“組織末稍神經麻痹癥”,越到執行最關鍵的基層,員工越是對工作拖拖拉拉,習慣了不痛不癢、馬馬虎虎,習慣了得過且過、敷衍了事;一旦認真起來,卻又呆頭呆腦不知靈活變通。這就是公司基層執行力敗落的表征。同時,有些企業中還活躍著這樣一些人,他們是高談闊論的思想家;他們是牢騷滿腹的改革倡導者;他們常常身居中層要職,卻將自己的“職責范圍”視為“勢力范圍”;他們左右逢源關心每一個人和事,卻最擅長于在高層領導和其他人面前搬弄是非,散布謠言。有意思的是,恰恰是這種人,常常對公司決策的執行大打折扣,或是因為他們的既得利益受損,或是不愿接受挑戰。這樣的人,不但自己執行力欠缺,還影響他人的執行力不能正常發揮。這些活躍在企業中善于搬弄是非的人,還必然使組織陷入一種“辦公室政治”之中。更為嚴重的是,“辦公室政治”必然促使“組織末稍神經麻痹癥”加速形成,然后是惡性循環,然后是企業的執行力一塌糊涂。顯然,這樣的組織是沒有執行力的,沒有執行力企業不可能有競爭力。執行力低下的表現,是企業管理中最大的黑洞。問題已經發現,怎樣才能解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當然不行,它只會讓企業更加忙亂。根本的解決之道,是建立一種執行文化,讓所有文化的終極——
最后孫軍正老師說:執行文化來影響執行者的意識,進而改變他們的心態,最終讓執行者自覺改變行為。所有企業文化都以改善執行效果為最終目的。
附:孫軍正老師簡介
孫軍正老師,集團執行系統(6P)創始人,中國執行力研究院院長,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國務院軍轉辦特聘講師,著名實戰派管理咨詢專家,北大、清華等高校客座教授,富士康、海底撈等知名企業管理顧問。他在任職格蘭仕副總裁與TCL人力資源總監期間,通過打造集團執行系統(6P),確保了公司長期持續快速發展。他首創的“集團執行系統(6P)”已導入2897家企業。他的培訓具有深刻、震撼、激情、實戰的風格,因能達到“現場學習,現場訓練,現場結果”的效果。培訓滿意度在98%以上。其著作廣泛影響中國企業界,著有《總裁戰略智慧》《解放軍執行力》等具有影響力的書籍。
孫老師專家團項目:21天執行力訓練營;90天執行力訓練營;365天執行力訓練營
孫老師主講課程:總裁執行突破、執行力系列課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