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管理創始人、中國紅色管理研究院院長孫軍正認為,企業文化建設要真正的落地,就不能僅僅是口號和標語,而必須回歸到管理和實踐上來,真正將企業文化當成一種“管理”的方法,而不是“教化”的方法。
以管理實踐導向的企業文化建設有哪些優勢?
第一,從管理的客體而不僅僅是主體角度來觀察管理。傳統的企業文化建設,是“我說了,你來聽,你來做”的模式,而與管理相結合的企業文化建設,讓我們知道應該更加重視管理者的“客體”——被管理者,他們在企業工作實踐中的真正狀態和真實情感。我們都知道做市場要了解顧客需求,其實,做管理也一樣要了解“管理的客戶”——員工的需求。
第二,從經營管理的基層而不僅僅是上層來了解管理中的問題。傳統的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模式,只注重領導者和管理者的思想、政策、戰略,而不愿意更多關注基層員工和基層實踐中的真正狀態,其結果就是導致上面的制度由于遭到基層的“抵制”和持續博弈,難以真正貫徹下去。
第三,從管理的動態過程而不僅僅是靜態過程來了解企業的實踐。所謂管理的動態,就是既要關注我們說了什么、我們要求了什么、我們指示了什么,更要關注這之后的情況:我們的管理指令,在具體的過程中是如何運行的?運行中產生了怎樣的問題?員工的思維和行為在其中有怎樣的變化?這樣的制度長期實施,會產生怎樣的群體思維與行為模式?
第四,從感性和理性并存而不僅僅是理性解讀來實施管理。我們傳統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的有限理性為基本假設前提,其實不符合這樣的規律。因為人在工作實踐中不總是理性的,而是感性和理性并存,有時候甚至基本是感性的。
那么企業文化建設如何與管理實踐想融合?
第一步:提出企業文化理念。
第二步:在企業上下宣傳文化理念,說明企業文化是什么,為什么需要,企業文化對企業尤其是對大家有什么好處。
第三部:組織調研活動,全面觀察目前企業在經營管理各個層面上影響企業文化的因素,觀察與思考這些要素是否可以得到改變。
第四步:從組織系統,對影響企業文化實施的因素進行變革,比如制度的優化、組織結構的調整、工作流程的變革、團隊的建設等等,形成有利于文化的軟硬環境與氛圍。
第五步:制定專項的文化激勵制度,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上入手。
第六步:觀察與研究企業在文化出臺后的行為,及時給予指導和鼓勵,同時利用各種機會大肆宣傳和表彰,給予物質性的回報。
第七步:在文化氛圍的影響下,越來越多人在企業管理與工作實踐中,慢慢會形成一定的思維和行為習慣。
說明:
1、紅色管理創始人、中華講師網著名講師孫軍正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創立九十多年以來的成功實踐經驗,以科學發展觀系統地將中國共產黨在治黨、治軍、治國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論進行全面的歸納和提煉,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紅色管理學理論體系。
2、歡迎各地培訓機構長期代理孫軍正老師主講的紅色管理系列課程,讓我們攜手推動本土企業做大做強,全面提升組織核心競爭力。
3、聯系方式詳見孫軍正中華講師網博客中的“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