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國內鋼材價格持續下跌的形勢下,不少中國鋼鐵企業都把目光投向“降本增效”。事實證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實戰紅色管理創始人、中國紅色管理研究院院長孫軍正認為,一些國際知名鋼鐵企業,在管理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經驗。這些經驗可以幫助我們拓展加強科學管理的思路。
經營管理,是包括鋼鐵企業在內的各行業企業整體運行的軟件。表面上,它似乎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它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使企業的總體實力得到提高。因此,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十分重視提高企業的綜合經營管理水平,并隨著時代的前進、經濟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對企業經營機制進行改善和創新。
目前,國外知名鋼鐵企業在強化管理上的成功做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分離
發達國家的鋼鐵企業不少是由個人創建,然后逐步發展成為家族式經營管理的企業。也有一部分企業是國家所有,即公營企業。在早期,私營和公營企業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混為一體,界限不清,造成企業效益低下。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鋼鐵企業界出現并購重組,收購和出賣股份、發行股票籌措資金成為潮流。這使家族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向社會投資者轉移,即向社會股民轉移。另外,公營的鋼鐵企業也開始實行民營化,其股份向社會投資者轉賣。公營企業最終變成了民營企業,國家也就失掉了對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成熟,企業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的分離被提上了日程,因為任何一家企業不可能由其成千上萬的股東去經營管理。股東們要選出一個懂行的班子,負責企業的經營管理。企業經營管理得好,股東們的紅利分配就會增加。
近30年的實踐證明,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分離,是現代企業發展的一條較為成功的經驗,因此企業經營管理現在已成為世界各國十分重視的專業理論和學科。
鋼鐵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選拔聘用機制
現在,歐洲及美國和日本的大型鋼鐵企業均為民營企業。企業的業績如何完全取決于其經營管理班子。因此,選拔和聘任高素質、懂業務和經營管理能力強的人才成為關鍵。選拔聘任能人就需要有一套較完善的法則和機制。歐洲及美國、日本的鋼鐵企業一般設有董事長一職,或稱為總裁;權力機構還有董事會和股東大會;負責企業經營管理大權的是總經理統率的經營管理班子??偨浝淼钠溉魏腿蚊话阌煽偛锰崦仨毥涍^董事會和股東大會討論通過,考察的重點是其實績和能力,有時還要舉行聽證會。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討論通過決不是走形式和過場,被否決的事例并不少見。
經營管理跟著市場需求變化走
歐洲及美國、日本的鋼鐵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極為敏感。市場需求數量的波動、需求品種的變化、今后需求走向的分析預測,是經營管理的重要任務。例如,今年第二季度,歐洲及美國、日本的鋼鐵企業預測鋼材市場需求可能出現供大于求、價格下降的走向,他們紛紛決定采取壓產措施,實行“限產保價”。日本和韓國的鋼鐵企業看到中國通用鋼材生產過剩,他們的經營管理層就提出了實現與中國產品“差別化”的“錯位”競爭,實施向高檔化產品轉產的發展戰略。事實上,日、韓鋼鐵企業在2~3年前就預測到中國鋼市將發生的變化,產品結構調整轉產工作在當時就已著手進行,否則現在也會措手不及。由此看來,企業經營管理層不僅對本國市場,而且對國外市場都需要有較高的敏感度。
經營管理重視技術產品開發開發和質量
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和質量管理是國外主要鋼鐵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它涉及到企業的長遠生存和發展戰略。歐洲及美國、日本主要鋼鐵企業的研發投資金額一般占其年銷售總額的2.3%~3.8%,個別年份接近5%。
質量管理是國外大型鋼鐵企業的重要管理項目之一,將質量誤差標準提高到以百萬分之幾來統計和要求,這就是歐洲及美國、日本鋼鐵企業推行質量管理的“六西格瑪”活動?,F在,韓國浦項制鐵也在推廣“六西格瑪”活動,使實物質量水平大大提高。目前有的企業在質量管理方面還實行“實名制”管理方法,即出廠產品要編印實名登記卡,產品質量出了問題時,就可以從實名卡上逐項查找原因,弄清責任。
企業內部人事管理強調團隊協作精神
對于企業生存和發展來說,最重要的是人才。如果擁有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但他們卻各行其是,形不成合力,企業就如同一盤散沙。日本和韓國的鋼鐵企業對企業內部人員管理最成功的一條經驗是:高水平、高才能的人必須具備與他人合作、與群體合作的團隊精神,能使一群高素質人才團結起來形成合力,產生“1+1>2”的效應。企業內部對一般職員同樣實施團隊管理。對于無團體協作精神的人,能力再強也不予以重用,不放在重要崗位上。因為,形不成合力的部門是不會出成果并增強企業競爭力的。也就是說,對企業內部人員的這種管理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整體合力。
電子系統可提高管理效率
隨著計算機和現代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外鋼鐵企業電子化管理范圍不斷擴大,應用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領域。例如客戶管理,日本、韓國和德國的主要企業均實現了主要客戶的電子化管理。其效果是減少了流通環節,節省了經費,企業與客戶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在采購、銷售、售后服務、客戶意見等方面直接溝通,企業對客戶的有關信息通過電子管理系統一目了然。有些大型企業對海外客戶也實行電子系統管理。在內部管理上,國外企業一般對有關資料、信息實行電子化管理,達到企業各部門信息資源共享的目的。例如建立、有價值的文件資料、成功和失敗案例等數據庫,將其輸入電子系統,企業內部人員都可以通過電子系統查找、參閱。韓國的企業將其稱為電子知識管理系統。另外,對本企業上下游協作企業也實行電子系統管理。通過這一系統,鋼鐵企業與協作企業之間可以隨時溝通信息,隨時解決問題,提高了鋼鐵企業與協作企業群的協作效率,使雙方受益匪淺。鋼鐵企業還對市場實行電子化管理,本國國內及國外鋼材市場供求關系、價格行情變化、行情走向等信息均進入電子管理系統,以便于企業及時把握市場脈搏。
將企業文化視為企業的招牌
企業文化猶如一個人的文化品位,是一種外在形象。企業是社會大家庭的一個成員,它必須將自己融入社會才可能求得生存發展。企業文化層次高低也是企業成熟度的一個標志,歐洲及美國、日本、韓國的鋼鐵企業都十分注意企業自身的文化形象。除了在誠信服務上下功夫外,他們均重視回報社會、貢獻社會。他們的主要方式是關心社會的公益福利事業、科技文化教育和文化藝術活動等。從企業多年的收益中捐出一部分來資助社會公益福利和慈善事業、教育藝術事業等,已成為企業的自覺活動。這種企業文化管理的目的,是要企業全體成員增強對社會和公眾的責任感、義務感。企業文化實際上也為企業的知名度作了品牌廣告宣傳。
企業管理有許多共性,但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又賦予它新的內容。日本和韓國鋼鐵企業在接受和學習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管理經驗的同時,又將東方民族傳統的優秀遺產融入現代企業管理之中,使其呈現出新的生命力。如中國的孫子兵法、儒家學說中的很多理論、傳統倫理和道德觀念等均被吸收進日、韓企業的現代管理模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