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績效管理的優勢已被越來越多的醫院高層管理者所認識,但實踐中還存在不少誤區。我們從50余家醫院的管理咨詢中發現,目前醫院實施績效管理,還存在著一些共性問題需要完善提高。
計劃階段的誤區
高層管理者缺乏管理魄力。集中表現在:一怕引發矛盾,造成不團結;二怕績效考核壓力過大引發技術骨干跳槽;三怕考核處罰得罪了上級領導家的親戚,難保自身官位。這在公立醫院尤為突出。
缺乏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多數醫院采取非量化的模糊績效評價,指標設置模糊,評價起來彈性較大,容易引發人為性偏差或人情考核。或在指標設置上違背了SMART原則,即Specific(明確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 Aligned(相關的), Realistic(現實的), Timed(有期限的)。
醫院組織目標與員工個人目標脫節。違背了戰略管理目標一致的原則,忽略指標的分解與轉化,上下指標不統一。員工對醫院總目標分解理解不清,或者漠不關心,這種脫節的結果又勢必導致績效考核的流于形式。即使員工個個考核優秀,但整個醫院業績平平,達不到績效管理的目的。
追求考核指標的完美無缺,忽視重點。醫院管理者認為醫院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包含在考核中,通過績效管理使醫院的問題全部得到解決,故對指標在設置上盡善盡美。結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重點,員工感到反感,管理者感到煩瑣。建議關鍵業績指標個數視具體崗位不同而不同,最好不要超過6個,否則考核就沒有重點。
管理溝通環節缺失,忽視被考核人的參與。很多醫院認為制定考核指標和目標值是領導的事情,不需要作為被考核人的下級參與,被考核人會對指標設置與醫院抵觸。如果被考核人本身都不理解不認同被考核的指標和設定的目標值,員工難免會對管理者滿懷怨氣,容易引發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因此必須讓被考核人參與溝通。只有達成共識,被考核人才能接受考核并在工作中努力完成目標值。
缺乏數據的科學性,考核結果不能令人心悅誠服。績效考核應倡導用數據說話,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以避免人為矛盾產生。但許多醫院不重視基礎數據收集,或是缺乏系統的分析,制定出的指標體系和目標值很可能出現大的偏差,給日后的操作埋下隱患。
指標的選擇缺乏均衡性。許多醫院由于醫院背景不同,如民營醫院容易出現過于重視財務指標,而忽視醫院長期發展的非財務指標,即患者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員工培訓率等;而公立醫院容易忽視財務指標,過于重視與財務指標關聯不大的一些非財務指標。另外,部門之間指標設置易出現不均衡,易導致不同部門之間或崗位之間的指標值考核出現“責任大的部門考核結果差,責任小的部門考核結果好”等不公平現象,造成員工心理失去信心并產生抵觸情緒。
考核(評估)階段的誤區
缺乏日常管理,將績效考核與日常管理相對立。很多醫院的管理者認為,每月實施績效考核增加了工作量,影響日常管理。其實,實施中的績效考核指標也正是我們日常管理的核心,其提取的指標符合有關管理原則。如果我們將績效管理與日常管理相對立,只能是撿到了芝麻丟掉了西瓜。有的醫院管理者將績效計劃制定好后,在考核實施期間就不管不問,到了考核期再來進行考核打分。這種把績效管理和日常工作割裂開來的做法,容易讓績效管理流于形式
日常管理缺乏記錄。許多醫院的管理者尤其是中層管理者忽視日常對下屬的績效指導,缺乏記錄員工績效過程需考核的細節,到了考核周期,又無考核依據。沒有績效信息記錄造成的結果是,在與員工進行績效溝通和反饋的時候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說服員工,這不利于員工成長,也容易引起員工不滿和績效考核流于形式。
對績效考核結果僅用于獎金分配。運用方法單一,致使不少人認為績效管理就是績效考核。績效考核結果只是工資獎金發放的依據,考核就是扣錢!其結果導致員工對績效管理產生恐懼、抵觸,不利于績效管理的推進。也正是這個原因,許多醫院績效管理進程步履艱難。
考核結果反饋階段的誤區
忽視溝通,認為績效溝通太麻煩,怕引發矛盾。很多醫院管理者不愿意花時間來進行績效溝通及績效考核結果反饋,認為績效溝通太麻煩,單靠行政命令強行讓員工執行。尤其是對績效考核結果反饋缺乏有效溝通,導致員工發獎金時才知道被扣罰。這樣的結果一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對績效管理的認識尚未達成一致,特別是對績效指標尚未形成共識,不利于員工為之努力;二是績效管理整個過程中缺乏員工的有效配合,不利于績效管理宗旨的實現,更不利于幫助員工改進績效,提升團隊業績。三是由于溝通與反饋不到位,容易引發組織內不團結,產生誤解。
為考核而考核,缺乏對下屬績效指導與改進。一些醫院把績效管理作為一種形式,對考核出來的問題沒有認真分析,沒有從實質上認識到位。每月到時間只是應付了事,缺乏利用績效管理工具糾正下屬存在的問題和差距,缺乏對下屬成長進行關心和幫助。
執行中缺乏認真,是績效管理失敗的重要原因。許多醫院在制定績效管理體系方面已經做得很到位,但醫院中層以上管理者缺乏責任心,不認真執行操作程序或不按照標準執行,結果導致績效管理走樣,這里面高層管理者也未起到強力的督導作用。甚至一些高層在績效考核中充當了說情者的角色,實際上成了對績效管理實施的破壞者。
考核只對下級,不對上級,非全員性參與。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在績效管理實施中員工最不滿意的地方。實際上這是一種不公平,上級只對下級考核,員工容易產生不服氣,作為高層也失去了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
改進提高階段的誤區
忽視績效改進,評價標準長期不變。一些醫院推行績效管理后,一些績效指標長年沒有調整過,不能隨著醫院管理的需求發生變化,這其中包括指標的設置、權重及操作方式等方面,有些指標經過一年的運行,通過加強管理全員均能很好完成,這些指標就可以減掉或權重減輕,而對一些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就要增加或加大權重。對這些“長板”與“短板”指標要在績效改進中進行增減設置或權重上的調整,否則就跟不上醫院發展。
人力資源經理缺乏績效管理專業知識。這是許多醫院存在的共性問題,源于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背景。如有的是人力資源專業本科、碩士畢業但不懂醫學,在處理具體績效管理細節中缺乏與醫院管理的有效對接。大多醫院是從事醫療、護理專業的人員轉入人力資源管理,他們又缺乏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不能發揮績效管理專家的作用。這是導致目前在醫院推行績效管理的“短板”問題。績效管理涉及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包含了大量的管理技巧,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最終要致力的,就是提高醫院員工的績效水平和醫院整體績效水平。
溫馨提示:
⑴摘自實戰紅色管理創始人孫軍正老師培訓課堂經典案例。孫老師根據多年的管理及培訓經驗,將紅色精神與西方管理巧妙結合,將理論性、實踐性與趣味性相結合,講解深入淺出,演繹通俗易懂。
⑵長期誠尋全國各地培訓機構全面代理孫軍正老師主講的核心課程,以實戰型管理培訓助力本土企業快速成長。邀請孫軍正老師授課或代理孫老師課程者可直接聯系他的助理(登陸:“中華講師網”,打開“聯系方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