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危機公關實務》
一、企業家應該樹立媒體危機感
在新舊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現代企業均被危機所包圍。不久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危機管理課題組等單位調查顯示:內地企業45.2%的企業處于一般危機狀態,40.4%的企業處于中度危機狀態,14.4%的企業處于高度危機狀態,這就意味著有一半以上的企業處于危機的包圍之中。
現代企業的危機大部分都與媒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企業一旦出現問題,就會有一些媒體關注和炒作,一些網絡媒體也會跟風轉載,例如不久前發生的“雙匯火腿腸蛆蟲門事件”、“伊利奶粉汞超標事件”等,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會家喻戶曉,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不管你認同與否,媒體對企業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無法回避的力量。
二、企業家必須改變舊的媒體應對觀念
面對危機,誰能從容應對,誰就能化險為夷。誰手足無措,誰就會一敗涂地。近幾年,各類失敗的案例不勝枚舉,我們可以把它歸結為以下幾大類別:
第一類是反應遲緩型。第二類是崇尚關系型。第三類是對抗媒體型。第四類是態度蠻橫型。第五類是推卸責任型。第六類是欲蓋彌彰型。
以上這些都是企業家不了解媒體規則而采取的錯誤行為,處理不好就會加速企業的滅亡。
三、新聞發布機制是應對媒體危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網絡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過去那種宣傳策略及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需要一個更為有效的系統和手段。很多企業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新聞發言人制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它有以下優點。
1、由新聞發言人第一時間面對公眾說明情況,統一口徑,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猜測甚至謠言的進一步擴散。2、以面對面的的方式面對媒體,回答媒體提問,解除媒體的種種疑問。3、可以確保信息的一致性和權威性。4、避免直接將企業老總直接面向公眾,保留回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