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緣關系、人情倫理、世襲制”一直是制約中國社會順利發展走向文明的三大瓶頸。這已經是被幾千年的封建歷史證明過千百次的道理。遺憾的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這三大瓶頸還無處不在地制約著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讓本來已經很有錢了的國人走到哪里都不怎么招人待見。
無論從自然規律還是管理科學,目前的中國企業普遍都進入了“掌門換帥”的關鍵時期,并且,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幾乎百分百的中國老板們都欲交班自己的孩子。然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余明陽團隊的最新一次調研結果卻表明,卻有82%的富二代不愿意接班,或者是說沒辦法去接班,也就是說,民企換帥遭遇了尷尬,一方面不得不換,一方面沒人愿接,如果處理得不好,必將影響到民企的轉型與升級。民營企業占中國企業總數的90%,占GDP的60%,民企占全國新增就業率的70%,如果民營企業的發展受到影響,將對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將會產生相當的影響。
如果避開宏觀要素不談的話,新優道管理機構的姚紹龍老師在此給大家一個建議——富二代最好是不要接班!這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首先,從宏觀的角度看,“世襲制”從來就不是一個好制度,它就是封建落后愚昧的“代名詞”,它不僅會阻礙中國企業的現代化進程,讓中國的職業經理人制度永遠不能成熟,這將嚴重制約整個社會文明管理文明的進步,讓中國企業的家族化弊端永遠地掩蓋起來,成為永遠的問題和短板。
而要是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作為富二代,即使你有能力把父輩的企業做好了別人也會說你無能,說你只會在父輩的余蔭下和襁褓中茍活,沒有開創事業的野心和能力。而要是做不好的話就更是無能了。何況,中國企業大多不重規則,而且沒有建立系統也沒有管理沉淀,基本上是靠人的經驗和良知在運作,稚氣未脫的富二代要想得到與父輩一起打拼的員工支持,基本也不可能,也就是說,富二代能夠順利接班并做好企業的概率可能不到5%。不信請看,中國又有幾家有規模的百年老店?
再說,中國的企業本來就不是人做的,企業家們幾乎都是鹽水里煮過、堿水里跑過出來的,這一點是不可能被遺傳的。一開始時大家是沒有選擇,現在,愿意投資企業工廠的人已經很少很少了,這就是一個明證。所以,就富二代而言,養尊處優之下,又有幾人能有如此勇氣?即使有野心有勇氣有激情的,還不如要上一筆資金,重新找個項目,或許更容易成功,一張白紙肯定比一張草稿紙容易描畫得多。
世界500強企業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科學機制和健康文化才是企業第一生產力。開明的、前瞻性、科學的理念才是持續發展的永續動力,系統化的、規范化的流程體系才是企業的高效運營的根本保證。任何的人治方式都將是一種沒落、無知和落后,人治下的企業肯定是沒有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