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健才老師于2019年7月27日出席"創造世界綠色和平與區域經濟發展國際學術會議",本次會議在廣州陽光酒店順利舉辦,由全球地域研究會,亞東經濟國際學會,廣東省低碳研究學會共同主辦。本次報告會圍繞主題"全球與區域經濟發展",以擴大各國及區域間歷史、文化、經濟、觀光等多領域友好交流為目的,深入研究探討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廣東省華商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廣東省社會政策研究會趨勢預測專家、廣東省金融創新研究會趨勢預測專家、中國平衡預測分析法創始人蔣健才老師應邀剖析解讀"預見未來,遇見機遇——從未來視角看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創新的思想、系統、路徑和抓手!"。蔣健才老師于2016年出版《布局,一帶一路下的中國區域產業經濟路線圖》一書,在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中獨樹一幟。本次會議上,蔣健才老師以其獨特的觀點,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區域經濟發展創新之道,參會嘉賓對蔣健才院長分享的知識紛紛叫好!
以下為蔣健才院長分享概要:
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伴隨中美貿易戰的硝煙徐徐展開,磴道盤且峻,巉巖凌穹蒼!交織出新時代進行曲,新時代新常態,新常態新發展,新發展新跨越,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中美貿易戰是貫穿了2018和2019年的熱點話題,作為漩渦中心的兩家中企,中興和華為,在面對美國封殺時,中興慌亂失措,反觀華為則泰然處之。表面上是中興在核心技術研發投入上不如華為所導致,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在于中興和華為在過去十年發展中,對未來發展趨勢理解的分歧。中興和華為應該都沒有提前預料到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和升級,但華為必然預測到2020年前后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會面臨來自發達國家的封鎖,而中興則不認為事態會向著不可挽回的嚴峻形勢發展,這才導致了兩個企業在先后面對美國技術封殺時,中興放假華為加班的截然不同局面。此次事件必要警鐘長鳴,中國經濟產業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國際競爭,未來布局,智庫角逐將成為未來商戰的新形勢!
賈躍亭造車至今,從戰術上來看,絕對是失敗的,但即使是在賈躍亭如此沉重的困境下,法拉第未來仍然屢獲國內外大佬投資,這不是得益于賈躍亭的人設,而是賈躍亭抓住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戰略還未失敗,未來仍在前方,這才是賈躍亭法拉第未來至今雖然風雨飄搖,但仍舊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投資界有這樣的一個觀點,總結起來就是:固守安全底線只會帶來平凡,敢于擁抱不確定性才會成功!如果說盲目接受不確定性那就是賭徒了,但成功的大佬和賭徒還是有本質區別的,所以這句話換一個說法更為準確,那就是固守眼前只會帶來平凡,預測和擁抱未來才會成功!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各行各業都在謀劃轉型升級,但一句轉型升級是找死又豈是無的放矢?轉型升級是一次全面的行業洗牌挑戰,也是一次大規模的彎道超車機遇,但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不是以往任何一次的產品碰撞與價格競爭,而是商業模式碰撞和人才競爭。例如出租車行業,傳統觀念上與出租車公司競爭的也應該是出租車公司,二者拼乘車體驗、拼規模、拼人設、血拼價格,直到將另一方擠出市場為止。但新時代下,滴滴打車橫空出世,不與行業內某個企業競爭,而是直接顛覆這個行業,所有出租車公司全都翻車!再例如餐飲行業,傳統觀念上餐飲行業競爭已經白熱化,任何一個企業進入這一行業都沒有捷徑可走,但美團、餓了么橫空出世,不在傳統領域競爭,而是利用互聯網+探索開拓出了餐飲行業新藍海,沒有與傳統餐飲行業任何一家企業競爭,而是革新了這一行業,所有傳統餐飲企業對之既恨又愛!又例如電商行業,當傳統電商飽和時,所有傳統電商后繼乏力,甚至認為紅利和機遇已過時,微商、社群電商、網紅電商接連出現,每一次都刷新了我們對電商的認知,將電商行業一次又一次推向新的高潮!就是商業模式碰撞的威力,智庫競爭的直搗黃龍,未來趨勢下產業布局競爭的無聲、殘酷和激烈!
無論是區域發展,還是企業發展,期間必然會涌現出許多思路,這些思路中不乏優秀者,但看不清看不準問題困擾始終,而資源是有限的,試錯成本是高昂的,所以或是一座座產業空城拔地而起,或是謀而不決,瞻前顧后,錯失發展機遇。在轉型升級這一命題上,真正欠缺的不是解題的思想和方法,而是批改答案的思想和方法!無論是區域經濟發展還是企業發展,一個能夠支持可持續發展創新的戰略必然要具有思想、系統、路徑和抓手
思想,亦即關于區域經濟發展的精準定位,正所謂方向不對,事倍功半。如何精準定位?具體可從四個維度進行定位分析,分別是地緣戰略、區域經濟、產業鏈串聯和行業趨勢。如只符合其一,則在極端期內有一定發展潛力,隨后會迅速衰落;如符合其二,表現為發展極不穩定,容易大起大落,可持續性性差;如能符合其三,則短期內發展勢頭良好,但中期階段需要及時謀劃轉型升級,如果轉型升級不及時或不得當,則會快速沒落。
系統,"三個平衡",亦即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具體包括內環境與外環境的平衡、產業鏈內循環與外循環的平衡和短期生存與中長期發展的平衡。內外環境不平衡會使區域經濟發展處于嚴重的被動狀態,產業鏈內外循環不平衡會使區域經濟抗風險能力大為下降,容易出現發展危機;短期生存和中長期發展不平衡的結果不言而喻!
路徑,"智庫+平臺"模式,產業智庫+產業發展服務平臺。區域經濟發展中產業發展的宏觀問題在于第一欠缺產業智庫引領,相關企業對當前產業發展的危機意識不強,對未來產業發展機遇意識薄弱,"無病不求醫,病急亂投醫"問題屢見不鮮,因此需要產業智庫引領。第二,沒有平臺背書和整合資源,雖然以園區為單位形成了集聚,但往往"同床異夢",發展成本沒有得到理想降低,發展效率也沒有未見明顯提高!因此,"智庫+平臺"模式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行路徑!
抓手,"五入園"。推動以產業園建設和發展,但產業園的目的應該不簡單是推動產業集中發展,共享公共基礎設施資源等實現基本效益。而是為了打造產業集群,充分開發、創新集群效益,服務和支持產業可持續發展,增加招商引資吸引力。但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系統完善和提升更是難之又難,為此,我在2016年就提出"五入園"理論,即商協會入園、產業智庫入園、人才入園、項目入園和資本入園。通過五入園實現對產業園內新舊產能置換、傳統產業升級、多種發展資源有效轉化,從而打造出真正的能夠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產業集群。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不斷深化和創新,這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解放的過程。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大突破。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