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下午,由南京市高淳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江蘇領跑者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高淳區企業家名優企業學習培訓班”在浙江省寧波市杭州灣新區拉開帷幕。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將何去何從?只有預見未來,才能遇見機遇!廣東省華商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廣東省社會政策研究會趨勢預測專家、廣東省金融創新研究會趨勢預測專家、中國平衡預測分析法創始人蔣健才先生應邀解讀“未來汽車產業發展趨勢”,高淳區經信局領導、產業園區和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負責人等積極參加了本次培訓!
高淳區位于南京市南端,被譽為南京的后花園和南大門,是長三角地區制造業服務樞紐和高端制造業配套基地。在南京市十三五規劃中,高淳區定位是:重點推動高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節能環保、文旅健康、生態農業等產業發展。
一直以來,高淳高度重視汽車產業發展,多方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健康可持續發展。今年3月,高淳區成立了“汽車產業聯盟”,進一步促進汽車產業集群化合作發展,提升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以下為蔣健才老師授課內容部分整理:
蔣健才老師指出,高淳區汽車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但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也愈發突出。一方面,汽車企業本身發展出了問題,看不清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欠缺發展大局觀,短期生存和中長期利益不能有效平衡、缺乏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等大幅制約了汽車企業發展。另一方面,高淳區汽車產業在集群化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難題,即產業集群除了空間積聚之外,如何在路徑和抓手上落實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思想和系統?如何充分發揮集群效益持續促進汽車企業轉型創新?如何利用集群打造汽車產業城市名片,推動招商引資?如何完善汽車產業發展的思想、系統、路徑和抓手,最終實現汽車產業由量變到質變的升華!
目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嚴重影響了中國經濟產業的正常發展。不過我國汽車產業市場以內銷為主,動蕩的外貿環境看似沒有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造成多少影響,但從中長期來看,必然會影響和改變中國汽產業的產業構造、產業鏈條和產業布局;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戰略、發展形態、發展重點將產生重大影響!
手機通訊行業是本次中美貿易戰的“集火”行業,從中興到華為,美國封殺中興嘗到了“甜頭”,而在封殺華為時卻品嘗到了“苦果”,鮮明的對比,凸顯了自主創新的價值,駁斥了市場換技術的幻想!汽車產業和手機通訊行業雖然分屬于不同的領域,但發展特征又何其相似?都存在核心技術欠缺,都抱有市場換技術的幻想!此次中美貿易戰風波固然對汽車產業波及極少,但前車之鑒后者之師,汽車產業發展毋需警鐘長鳴!
汽車產業沒有真正的紅海,紅海之里暗藏藍海。總結2018到2019年汽車產業政策調整,指向擴大內需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為主,意味著內需市場有望進一步釋放,新能源汽車將逐漸替代傳統能源汽車;結合中國區域經濟結構發展由東向西的不均衡和人均收入水平增加的不平衡來看,低端產能向經濟發展的“洼地”匯集,高端產能則以經濟發展的“高地”為中心向四周輻射。
汽車產業發展有痛點,首先反應在核心技術上,這一痛點老生常談。其次痛點反應在創新上,模仿的低成本、低風險,已經使得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潛意識里對自主創新的極度冷漠甚至排斥,就像一個習慣了抄作業的學生,完全沒有心思自己去做作業,平常不會暴露什么問題,但最終會在一場嚴格的考試中慘敗!再次反應在質量和品牌的惡性循環中,統計2018年國內汽車質量排名前十的汽車品牌,中國自主品牌僅占兩席,即使在位居中段的十個汽車品牌中,也幾乎全部是合資品牌,質量優劣排名直接影響市場消費選擇,市場消費選擇決定汽車企業市場競爭和定價能力,汽車企業市場競爭力決定汽車企業要采取何種的生產營銷策略,優而更優,劣則更劣,中國汽車產業如何從怪圈中破局?最后反應在管理上,管理上的痛點最大的問題在于治標不治本,例如企業表面缺人才,但實際上是機制不完善,表面上缺少市場,但實際上可能是思路和方向不對等問題!
在談到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時,蔣健才老師指出,汽車產業的未來轉型升級不是圍繞“汽車”本身來轉型升級,而是圍繞“出行”來轉型升級。由造車向提供更好的出行解決方案思維上來。
中國平衡預測分析法認為產業發展的趨勢是陰極則陽,陽極則陰,中間又具體分為陰極點底部向上、加速上揚、暴漲、陽極點頂部大幅震蕩、頂部向下、加速下跌、暴跌、陰極點底部盤整八個趨勢階段。目前中國傳統汽車產業發展總體大觀處于頂部大幅震蕩階段,傳統能源汽車已經處于頂部向下乃至暴跌階段,新能源汽車則介于底部盤整和底部開始上升階段,這是由特殊的技術交替環境、國內外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所決定的。在這一背景下,誰能率先發現汽車產業的底部盤整階段,誰就能搶占藍海,布局未來!
賈躍亭自宣布造車以來,可謂一波三折,數度深陷泥淖,但即便如此,賈躍亭仍舊未曾放棄自己的造車計劃!實際上不僅僅是賈躍亭自己沒有放棄,就是眾多投資大咖也沒有放棄支持賈躍亭造車!普通人固守安全底線,而大佬則擁抱不確定性!是什么推動各位投資大咖去擁抱不確定性?不是有錢任性,而是普通人看不到的行業發展趨勢!
中國汽車產業創新迎來了一次高潮,中國在5G研發應用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這對于中國汽車產業在智聯網領域開拓創造了有利條件。
回到高淳區汽車產業發展問題上來,相信大家已經有了思路,但思路可能尚還不成體系,進行總結和梳理,其結構是思想——系統——路徑——抓手。
思想,亦即關于高淳區汽車產業發展的精準定位。具體從四個維度進行定位分析,分別是地緣戰略、區域經濟、產業鏈串聯和行業趨勢。如只符合其一,則在極端期內有一定發展潛力,隨后會迅速衰落;如符合其二,表現為發展極不穩定,容易大起大落,可持續性性差;如能符合其三,則短期內發展勢頭良好,但中期階段需要及時謀劃轉型升級,如果轉型升級不及時或不得當,則會快速沒落。
系統,“三個平衡”,亦即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具體包括內環境與外環境的平衡、產業鏈內循環與外循環的平衡和短期生存與中長期發展的平衡。內外環境不平衡會使企業發展處于嚴重的被動狀態,產業鏈內外循環不平衡會使企業抗風險能力大為下降,容易出現發展危機;短期生存和中長期發展不平衡的結果不言而喻!
路徑,“智庫+平臺”模式,汽車產業智庫+汽車產業發展服務平臺。高淳區汽車產業發展的宏觀問題在于第一欠缺產業智庫引領,汽車企業對當前汽車產業發展的危機意識不強,對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機遇意識薄弱,“無病不求醫,病急亂投醫”問題屢見不鮮,因此需要產業智庫引領。第二,沒有平臺背書和整合資源,雖然以園區為單位形成了集聚,但往往“同床異夢”,發展成本沒有得到理想降低,發展效率也沒有未見明顯提高!因此,“智庫+平臺”模式是高淳區汽車產業發展的必行路徑!今年三月高淳區成立的“汽車產業聯盟”可以稱為是高淳區汽車產業發展“智庫+平臺”模式的雛形,但距離真正的“智庫+平臺”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
抓手,“五入園”。高淳區現已建成汽車產業園,但打造汽車產業園的目的應該不簡單是推動汽車產業集中發展,共享公共基礎設施資源等實現基本效益。而是為了打造產業集群,充分開發、創新集群效益,服務和支持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增加招商引資吸引力。但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系統完善和提升更是難之又難,為此,蔣健才老師提出“五入園”理論,即商協會入園、產業智庫入園、人才入園、項目入園和資本入園。通過五入園實現對產業園內新舊產能置換、傳統產業升級、多種發展資源有效轉化,從而打造出真正的汽車產業集群。
最后,課堂進入提問環節,學員就高淳區在新產業經濟環境下,汽車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創新、可持續發展等所關心的具體問題進行提問。蔣健才老師一一做針對性解答,受到學員的一致高度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