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3日,由中山電大組織,“中山市2016年現代服務業創業精英訓練營”活動舉行,蔣健才老師應邀作為企業問題診斷專家之一出席。
會上,來自中山市的5家 服務業企業參與了企業診斷,它們分別是:TOP隊、中山三盛家居裝飾材料有限公司、君享御駕、中山市樂寬通訊有限公司、中山市科企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公司
TOP隊企是專業服務性集團企業,下屬有資產管理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稅務事務所。
問:如何培訓專業型營銷團隊?且如何解決培養的時間和成本大的問題?
答: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人才不足,這一點已經認識到,但第二個問題,要如何降低市場開發成本,還沒有認識到!人才培養是一個漫長過程,人才引進也很消耗資源。目前,企業所要做的不是正面解決人才不足的問題,而是想方設法,解決市場開發成本的問題!我的建議是,改變觀念,設計新模式,建成一個平臺,能有效集聚客戶,在這個平臺的基礎上,同時實現兩個目的,第一是規模化開發市場,第二是在市場開發的過程中,同時培養所需的業務人才,一箭雙雕!具體模式和平臺,我會在最后一并提出。
問:如何打造學習型團隊?在培訓學習過程中,開始效果良好,但時間長了就流于形式,效果打折,如何解決?
答:首先,就學習而論學習是枯燥的,學習的積極性會隨時間不斷降低。所以,需要在用中學,在無形中學,在潛移默化中學!其次,學以致用,學到的東西遲遲用不上,或者不知道什么時候用上,這些都是消極因素。所以,打造學習型團隊,絕不是單純的上課、培訓,我的建議是,以前面我提到的平臺為主要依托,這個平臺就是一個良好的學習和實踐平臺,以之為主,輔以上課和培訓,才能真正達到打造學習型團隊的目的!
問:企業所在的行業是否適合互聯網+方向?如何找到能通過互聯網廣泛應用或引流的切入點?有哪些可借鑒的方法?
答:互聯網+的融合是必要的,至于如何融合,首先認識上要將之提到戰略高度,具體措施可以從互聯網+的目的入手,我們希望互聯網+帶來什么?對于客戶而言,是零距離、更方便、更快捷;對企業而言,是大數據、業務開拓和減輕業務繁重量,使與客戶的聯系更加緊密。因此,可以將業務中具有共性的部分以自助式服務提供給客戶,將一些分析邏輯固定的問題,以計算機語言呈現。總結起來,就是用互聯網+去承擔重復的、繁多的工作,人去做那些不一樣的、創新的工作。具體的參考有一些,但開發都尚還簡陋,不足以作為模版。
三盛家居是一家批發、零售:裝飾材料、家具、家用電器、五金交電、燈飾、廚具、床上用品、家居裝飾用品的企業。
問:營業額低,業績增長慢。如何提升導購員銷售技能,提高營業額。如何留住老客戶,開發新客戶,開拓新的銷售渠道?
答: 要提升附加價值,不能就銷售而論銷售,可以打造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即體現高附加價值,能自發吸引客戶集聚,同時也是一個學習型平臺,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銷售人員素質。企業是傳統服務業,要尋求突破,向高端現代服務業跨界或轉型是必然的選擇!此外,要從根本上解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問題,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塑造品牌!還有就是充分利用互聯網+
問:資金周轉慢,如何快速融資,并做好資金運作規劃?
答:針對這一問題,第一是企業實力偏弱,第二是企業前景不太樂觀。因此第一需要設計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發展規劃,體現企業前景,建議以平臺為依托;第二可以著力打造聯盟,形成商業生態圈。
問:人員流動性大,如何才能留住優秀的員工?挖掘適合企業的人員?
答:影響企業人才因素有兩個,一為企業文化,二為激勵制度。企業文化可調整,且可為長期策略。激勵制度則與企業效益有關,所以提升企業效益是根本,效益的提升與轉型升級密切相關,轉型升級則需要依靠創新機制、打造平臺。
問:工作職責不明確,如何規范員工的工作職責,制定對應的崗位職責說明?缺乏有效管理,表現在店面管理和人員管理上,如何提高公司店面和人員的管理?
答:可從2個方面著手,第一是正面的,即提高效益后,增加待遇;第二是側面的,即企業雖然目前實力薄弱,但要有一個前景良好的發展規劃,使人才能看到光明的未來,而非止步不前。問題都是人員職責不明確,而根本,又不是崗位職責是否明確,而是因為企業效益不太好,需要有限的員工承擔過多的工作,而待遇又與工作量、工作強度不對等。所以問題不是一個崗位說明能解決的,而是企業效益的提升,企業發展的轉型,最終集中到平臺的打造、聯盟也即商業生態圈的構建上。
君享御駕是一家提供自駕、代駕服務、上下班接送、供應商年會、會展、接待外商活動的企業。
問:內勤強度大,浪費人力,如何解決?
答:可從互聯網+、物聯網思維來考慮,精簡化管理
問:車輛空駛太高,如何解決?
答:可進一步升級,增加創意經濟部分,打造高端服務平臺,拓寬宣傳渠道、增加客戶粘性。此外,可著力聯盟合作、營造商業生態圈,增加客戶來源。以減少空駛率。
問:車里管理強度大,如何解決?
答:可考慮車輛責任到人。
問:司機的心態,想專人專車,個人都可以用車,如何解決?
答:建議堵不如疏,這一心態可順勢納入企業員工的福利和激勵計劃當中,但需要和員工的工作表現、能力掛鉤。且順勢將車輛管理責任到人!
問:融資渠道不豐富,如何解決?
答:通過聯盟合作和平臺打造,增強資源的流動互補,同時通過平臺的打造,不斷開發項目的新前景,可以此作為融資籌碼!
中山市樂寬通訊是一家主要從事代理寬帶市場推廣經營的企業。
問:企業發展問題,包括業務單一,沒有自身的產品或業務,危機嚴重;公司沒有管理人才,未能規范化、流程化管理;業務難以進一步突破,面臨瓶頸;市場競爭大,利潤較低。以上問題如何解決?
答:在原業務領域,遭遇瓶頸、危機嚴重、競爭激烈。我建議是跨界轉型,而具體的方向,要根據企業的具體實際才能確定。管理人才可以外部引進,也可以自我培養,但歸根結底,還是企業的效益問題,效益牽涉轉型,轉型關系智力服務。
問:業務員管理問題。涉及十個鎮區,人員分散,難以管理;業務員為戶外工作,是否應該管理其工作時間?管嚴了,會有抵觸,不管,又擔心懶散,如何解決?業務員歸屬感低,部分人員積極性不夠,如何解決?
答:據資料分析和推測,我認為,貴企業員工對這一工作并無過多重視 ,許多可能都是處于可有可無的狀態,不作為主業。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管理,約束力也很有限,難以改變企什么,因為根本原因不是管理的問題,導致這一問題根本原因在于企業前景有限、福利待遇有限,因此,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才是目前的重要任務!
問:價值提升問題。公司如何轉型?如何留住客戶,做多次開發?如何向客戶做多重業務開發?
答:要增強客戶粘性,做多重開發,就不能 就銷售而論銷售,要增加銷售服務的附加價值,只有拉近與客戶的距離,產生友誼和信任,才能留住客戶!
中山市科企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公司,是國內外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版權登記、專利訴訟、海關備案業務等綜合型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機構。
問:在人員不增加的基礎上,如何提升專利業務申請量?原市場開發方式單一的情況下,如何增加多元化業務拓展渠道?根據目前的服務項目,如何確定公司知識產權高端業務市場的延伸服務?
答:完全可以通過聯盟和平臺的打造完成;聯盟的互利合作,可以從戰略上增加客戶來源,而平臺的打造,可以自主吸引和集聚客戶,做規模化開發,兩者都可以在不增加業務員的情況下,提升業務量,當然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等渠道。 多元化開發的難點不在于方式的設計,而在于客戶網絡分散,難以傳達出去,每一種新的開發方式和渠道都會增加成本和風險,所以關鍵在于如何降低多元化開發的困難、成本和風險,顯然聯盟和平臺足以提供這一條件!高端服務業的延伸,平臺的定位就是高端服務業,所以完全沒有問題。
問:如果成立自己的市場部門,如何構架高效率市場開發團隊。
答:高效的市場團隊架構有很多模版,但僅可參考,不能照搬,具體如何架構需要結合具體實際,專門設計。但前期,根本的,是需要做好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問:希望下一步與各行業進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同提升市場競爭力。
答:這正是我所提出的,聯盟的 組建和商業生態圈的營造,在該方面,中國商協會聯盟可提供資源支持。
蔣健才老師就“聯盟+平臺”策略做出闡述
答:可以通過組建聯盟的方式,解決因規模小帶來的系列問題。例如今天參與診斷的6家企業,其中5家在許多要素上都具有聯系性,完全可以組成合作聯盟。 在聯盟的基礎上,打造一個平臺,平臺的內涵可包括信息發布中心、交流中心、營銷中心,平臺性質應該是公益性平臺+商益平臺;平臺定位應為知識型平臺、學習型平臺、營銷型平臺、創新型平臺。 因為平臺具有服務性、學術型 、公益性,因此能吸引客戶集聚,解決市場開拓難問題因為平臺是學習型平臺,因此能解決人才培養問題。 因為平臺集聚智慧、人才匯集,有利于提升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 因為平臺屬于高端現代服務業,結合企業原有業務經營,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因此易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該次企業診斷獲得參與企業的一致高度好評,本次活動獲得圓滿成功
最后,蔣健才老師向本次活動主辦方代表楊富云女書贈書:《遠見,行業大預測》、《布局,一帶一路下的區域產業經濟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