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區2016年暑期高校畢業生創業體驗營”第一期于2016年7月28日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三水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佛山市淼信企業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三水創客金港承辦;佛山是經信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為支持單位。
蔣健才老師為被邀請為本次活動專家導師,為高校畢業生創業作“創業者怎么辦”的主題分享。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蔣健才老師為高校畢業生創業謀劃!蔣健才老師指出:對創業者而言,設定科學合理的創業目標,是創業者能否達成創業愿望的關鍵。
蔣健才老師指出:取法其上,設定創業目標,首先需理解宏觀經濟、政策環境。這關系到創業者是否能充分爭取、利用有利的外部條件,以減少創業障礙和降低創業難度;同時也關系到創業者合適的創業時機選擇問題,時勢造英雄,機會與能力并無高下之分,有時候,選擇一個合適的機會可能更甚于能力!
蔣健才老師指出:取法其上,設定創業目標,其次是要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定位好創業方向。創業者在創業之初務必要對行業的發展趨勢有透徹的理解,并選擇一個未來趨勢向上的行業,需要注意的是,該行業不但是要未來趨勢向上,還必須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蔣健才老師指出:取法其上,設定創業目標,第三要素是創業者對自己的認識,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站必殆!又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說。創業者在充分認識到宏觀政策、經濟環境及理解行業趨勢后,應結合自身的優勢與興趣做出抉擇。
機遇與能力的平衡才可持續發展,無論是宏觀政策、經濟環境的認識還是行業趨勢的理解,其實都是注重在于發現機遇,但發現機遇不等于能抓住機遇,而要抓住機遇,則需要能力相匹配,這就需要合理認識自己,明確自身有哪些優勢,其興趣如何,從而最終抉擇出自己的創業方向。
到這里,創業者基本確定了自己的創業目標,但仍非完整目標,下一步,則是創業者對創業本身的行為的目標定位。
蔣健才老師指出三類創業愿望:為短期獲利、為工作而創業、為可持續發展而創業的。
蔣健才老師指出:根據創業愿望的不同,創業者的發展戰略又將有所不同。短期獲利的創業者而言,則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迅速擴張到一定規模,對企業進行包裝,以尋求資本收益。
對為工作而創業的創業者而言,則可安于穩態,盡量降低成本,不必急于擴張,或者說并無必要擴張到較大的企業規模,以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對為可持續發展的創業者而言,是最具挑戰性的。創辦一家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往往需要承擔長期的風險,需要不斷投資以保持優勢,需要培養企業的人才力量,創業者還要能知人善任,且企業成長時間較長、回報周期較長,短時間內較難實現盈利,長期的冒險必然使創業者倍感壓力!而且在長期的冒險中,創業者必須時刻做出正確的決斷,盡量少犯錯最好不犯錯,這就要求創業者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到此,蔣健才老師指出:創業者還需要“遠見導航”、“平衡掌舵”、“創新揚帆”!
遠見是創業者對企業所在環境未來變化的長期持續的預見,從而避開風險,能抓住機遇等
平衡則是企業為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從一個戰略轉向另一個戰略,包括協調好企業發展目標與企業承擔風險能力的平衡、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的平衡、取舍平衡等
創新則是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必須通過不斷的創新以保證企業持續的活力,如《追求卓越》一書中所言,不創新,便死亡,對一個企業而言,沒有活躍的創新能力,是萬萬不能持續的!
蔣健才老師指出:對創業者而言,由于創業本身就是一個富有冒險的行為,在創業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極大,為能夠將創業持續的進行下去,創業者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包括當前自身的能力是怎樣的、有哪些人才、發展資源如何等,從而將遠景目標合理分解,制定若干個階段性目標,以增強創業成功的信心,階段性目標完成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可取1——2年之間。
蔣健才老師認為,創業者應把握這樣的四項原則:
第一:要理解宏觀經濟、政策環境,以為自己贏得一個最有利的創業時機和外部條件;
第二:是要充分掌握行業發展趨勢,以為自己選擇一個最有利的行業;
第三:是要認識自己,能力匹配機遇,確定創業方向;
第四:是要決定自己的創業愿望是什么,為了短期獲利或為生活還是希望能可持續發展,而前兩類都不太需要關注可持續發展問題。
蔣健才老師為與會學院解疑答惑
蔣健才老師簽名贈書《布局,一帶一路下的中國區域產業經濟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