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養與放養
最近一家茶葉營銷公司的老總與我聊天,他說他的茶葉的品牌好,茶葉的覆蓋率也比較高,現在也是茶葉上市旺季,業務員也比較多,就是感覺業績起不來,有點郁悶。
我問他銷售隊伍的情況,他告訴我,銷售人員沒說的,都是很有經驗的,都是在各行各業做出成效的業務員,我問總共有多少人,他說專職加兼職30多人,那專職有多少呢?他說5名,大部分是兼職。那專職與兼職區別呢?他告訴我專職有底薪1000元,兼職沒有底薪只有提成。
茶葉老板的方法適用于很多營銷公司,請兼職少開支,少培訓,平時安排的閑旗冷子在關鍵的時候是可以創造價值的。為此我想到了農村對牲口的管理,無非兩種方式----圈養與放養。
圈養的管理,就是嚴格的框框架子給與框起來,里面被關住的員工按時上班,按時下班,工作生活很有節奏。這樣的優勢是有人監督,有人追蹤,但是缺乏活力,少了激情,沒有主動性,無意間喪失機遇。
放養的管理,沒有界限,自由度高,完全的是對自己負責,不用支付管理費用和基本底薪。這樣優勢是公司減少管理成本,但是劣勢是缺少監督、溝通,兼職變成可有可無,計劃中有,實施起來無,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到底我們的營銷是圈養還是放養呢?其實稍微觀察農村的養殖專業戶都可以知道,真正的養必須是圈養與放養結合的,比如養雞晚上進籠白天放出;放出有界限,不是盲目放;比如放羊,羊脖子上都有鈴鐺,有專人放。選的地方必須水草肥沃,而且離莊家地遠,不能糟蹋莊家地。
圈養要靈活,有紀律約束但是既要分工又要合作,既有區域又有穿插,圈養的目的是養活不是養死,所以以提高營銷人員業績為主導。
放養是廣造勢,但要收場,管理及時,表彰及時,清算及時,否則,網拉的大更容易破,甚至網不住魚。
圈養是法治約束的體現,放養是民主的體現,再大的放養也要有邊際也要有所控;再小的圈養也要放開,否則長不大、窩里斗,爭有限的資源不如謀更大的市場。
這家茶葉公司正式業務員5名,兼職25名,可以說每個正式員工可以監管5名兼職,正式員工為兼職人員提供公司資源。兼職為正式職員提供市場資源,合理搭配,這樣在有效的提成體系,培訓體系,產品的合理配置的基礎上,我想業務一定能達到預期目標的,這也是圈養和放養緊密結合一條路徑吧,本人觀點可以嘗試, 不一定有好的結果,但一定可以衍生出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