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從二人轉演員那里聽到的段子)
十歲的女人像眼球,只能看,不能碰,最珍貴;
二十歲的女人像足球,一堆人搶;
三十歲的女人像籃球,還有人搶,可是人少了;
四十歲的女人像羽毛球,打過來,打過去;
五十歲的女人像高爾夫球,一個老頭拿桿,能打多遠算多遠”
知識點:折舊
物品隨著歲月流逝價值不斷耗損的過程。
折舊與稅收
折舊越快,間接成本越高,同樣收入,相對而言利潤變低,交稅就少,交稅少了好啊!
直線折舊法
直線折舊法又稱平均年限法,它是指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平均計算折舊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固定資產在一定時期內應計提折舊額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兩個基本因素,即固定資產的原值和預計使用年限。除此之外;
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時所取得的殘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項清理費用的多少對固定資產在一定時期內應計提折舊額的大小也有一定影響,因此采用這種方法計提折舊時,不僅要考慮固定資產原值和預計使用年限這兩個基本因素,而且應該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和清理費用這兩個因素。固定資產殘值收入是指固定資產清理時剩下的殘料或零件、器材等殘余價值。
這部分殘值,應在計算折舊時預先估計,從固定資產原價中減去;固定資產清理費用是指固定資產清理時所需的拆卸、搬運等費用。由于這些費用是使用固定資產的一種必要的追加耗費,因此應預先估計并連同原價一起由使用期間的產品成本平均負擔。固定資產殘值扣除固定資產清理費用后的凈額為固定資產凈殘值。 綜上所述,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資產折舊額可用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收入-預計清理費用))/ 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 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的依據是效用遞減,即固定資產的效用隨著其使用壽命的縮短而逐漸降低,因此,當固定資產處于較新狀態時,效用高,產出也高,而維修費用較低,所取得的現金流量較大;當固定資產處于較舊狀態時,效用低,產出也小,而維修費用較高,所取得的現金流量較小,這樣,按照配比原則的要求,折舊費用應當呈遞減的趨勢。
加速折舊法的特征是在固定資產的使用早期多提折舊,后期少提折舊,每期計提的折舊數隨著固定資產使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加速折舊法克服了直線法的不足,支持這種方法的理由在于:
(1)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生產產品的數量都是逐年遞減的,而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卻是逐年遞增的,如果固定資產使用的前期多提折舊,一方面可以使固定資產的服務效能與費用相配比,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各期的固定資產的使用成本得以均衡;
(2)這種方法更能體現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無形損耗對折舊的影響,采用該法將固定資產價值的大部分在其使用的早期收回,可以減少固定資產因其技術被淘汰而提前報廢時所發生的損失,同時也可承擔未來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通貨膨脹的影響等;
(3)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加速折舊法可以遞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期間,這符合謹慎性原則。
因此:從成本的角度看,采用一般加速折舊比直線折舊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