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逾2400億美元資產的全球投資與金融服務顧問公司Guggenheim Partners旗下投資經理認為,鑒于日本這樣的主要貿易伙伴本幣大貶值,中國應該會在長期內讓人民幣逐步貶值,保證自身競爭力,以貶值作為最終提振國內及新興市場經濟的動力。
Guggenheim的全球首席投資官Scott Minerd在該司網站發文稱,如果人民幣不能大幅貶值,中國就不可能保持競爭力。2012年年末以來,中國第四大貿易伙伴日本的貨幣日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已經下跌35%。對中國而言,最佳對策應該是讓人民幣在較長時間內逐步貶值,最終使本幣貶值成為促進本國及整個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增長的催化劑。
Minerd強調,人民幣不應急劇貶值,那會造成中國乃至全球的金融穩定風險,一旦大貶值可能激起資本涌向美國國債市場避險,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因此跌破1%。
Mierd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嚴重威脅歐洲和亞洲的經濟,但不會導致美國經濟擴張脫離正軌。因此可能給歐洲和亞洲的央行帶來增加寬松的壓力,美聯儲今年啟動加息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今年12月美聯儲加息的概率是五五開。他說,沒有發現美聯儲現在立即加息的理由,過早加息的風險比加息推遲到明年的風險大。
Minerd預計,中國政府近期不可能采取任何激進的改革行動,十八屆三五中全會上公布的“十三五”計劃將以開放式的結尾承諾加快改革步伐。
Guggenheim預計,未來幾個月,美股可能再漲7%-8%,標普500可能升至2175點。這意味著投資者會將圣誕節零售旺季視為利好,而且市場也將認識到,中國政府開始步入下調政策利率的軌道,最終應該會讓人民幣貶值,以提振本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