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就是把已經在做的工作,做的更好。--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
超過百家連鎖門店實施商品管理,需要能夠清晰地認識到標準化與量化的聚焦發力點。門店少的時候,一個暢銷款的分配比較簡單,當企業擁有更多門店就會復雜化,管理者既要把工作做對,更要做快,能夠用專業的技術進行分析,短時間形成決策,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執行層面上才是良好的運營狀態。
如果100家門店按照地域切分為多個營銷大區,再按照商圈組合進行大區內部的片區劃分,一個鞋業連鎖基本的經營片區會包含6-10家門店,在后臺管理團隊中會安排有專門的商品專員負責本片區的商品調撥管理工作,同時會安排市場督導負責各店銷售業績管理。
符合市場需求才有生存空間,每個門店都要有獨特的價值訴求,經營者要對其中待售的商品和服務進行定位,清晰的品類與服務才能形成商店的核心競爭力。
“千萬不要為了調撥而作調撥”,每個門店的商品組合需要精心配置,商業領域中要求“每個門店的存在必須要有獨特價值,且每款商品也都要有明確銷售目的”。
為了保證這一切能夠被控制,每周臨時組建決策小組(庫存管理小組)采集信息,結合商品專員的統計技術,門店商品調撥指令的發出必須要在標準化的管理流程下產生的。

調撥管理過程圖
在描述一個零售企業的營銷管理系統時,我們會用“布局”來詮釋在某種商業模式下的營銷管理方案展開過程,就像城市建立了交通
網絡后要迅速建立交管監控系統一樣,從門店建立之初,商品調撥管理方案就應該制訂完善,負責管理資源的消耗會與日俱增,常用的調撥技術群組構成如上圖所示,連鎖管理
團隊要布局自己的信息采集方式和決策的形成過程。
一、在企業的重要資源中,管理工具與技術是無形資產,龐大的有形資產需要結合它才會有價值的產生。作為一種決策,它的產生過程包含了三個階段,統計階段使用六種“輸入信息”,分析階段使用五種“工具與技術”,決策階段需要定期召開能夠產生“輸出決策”的
銷售分析會議。
二、工具與技術要與管理流程結合,改善調撥的效率需要從全面推廣五大技術開始,每一項技術都會涉及到門店工作方式和后臺管理崗位工作方式的變革,所以高層必須參與。
三、商品調撥管理工作的組成內容
1、商品調撥管理按照工作周期特征分為三種:
A周小調:每周本片區商品專員與
市場督導針對各門店的在售商品逐款進行尺碼資源整合。
B月大調:每月各片區商品專員、
市場督導與大區商品經理/營銷經理對各片區的商品進行
資源整合。 C客訂調:每天本片區商品專員對各門店現金客訂進行店間尺碼調配。
2、商品調撥管理按照決策類型可分為三種:
時間:什么時候給?
順序:先給哪個門店,后給哪個門店?
數量:什么尺碼,給多少雙?
4、商品調撥管理按照發起類型可分為二種:
任務式調撥:綁定門店,確定
銷售雙數考核目標再進行庫存調撥
新品導入期:商品鋪貨進場,試銷調店。
新品主銷期:商品尺碼合并,封單清款。
新品收尾期:商品款式收縮,下架收倉。
通過對以上五種調撥工作的剖析,我們知道“門店商品調撥”不是一個崗位的工作,而是一個門店營銷決策結果的表現方式,營銷管理
團隊依據多種信息確定每個門店的短期經營規劃,而在執行層面需要用商品內容表達營銷策略。
品牌連鎖發展的競爭模式從有型資產上升到無形資產階段,必然會產生管理過程的細化要求,調撥的量化管理會讓已經進入標準化管理的企業如虎添翼。
建立調撥的標準化管理流程需要采用的工具技術會在后期分二次進行詳細介紹,作為連鎖企業的管理者需要的是基于關鍵技術的管理實踐,調撥管理的三階段標準化流程包含了采集數據流程、工具技術分析流程、會議決策流程,所需要的思考維度在不斷的執行過程中趨于完美,未來我們的門店在調撥決策中會形成如下通用的標準語言:
3905款黑色在A店
銷售三周,8/一周,2/二周,1/三周,共銷11雙后調到B店,封單并6折清款。
請隨時關注“鼎盛永道”官方微信,后續內容將于近期更新。(本文由趙棟梁原創,登載在《神州鞋世界》雜志5月刊,如需轉載,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