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有了目標才有了每個人的工作。——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
鞋業百店連鎖調撥管理的工作本質是改善門店的有效商品資源配置,因為商品調撥指令是基于市場營銷戰術而存在的,沒有戰術意圖的調撥是對資源的浪費,而笨拙的調撥執行會催毀精心制定的營銷戰術。
1. 門店商品供應流程示意圖
快速回應門店商品需求是鞋業百店連鎖的鐵血生命線,多年來對企業的商品決策作業流程跟蹤結果顯示:只有30%的門店暢銷款斷碼是發現不及時(缺乏專業分析工具)造成的,50%是后臺調配決策速度過慢造成的,有些門店的補貨申請在后臺片區要處理3-5周,其實公司從B點到C點的失誤并不是最嚴重,因此商品調撥管理最關鍵要解決的是A點到B點的標準化工作問題,見圖1。
每個經營片區的商品專員要承擔減少好賣商品在門店脫銷斷檔,不好賣商品長期積壓的職責。從管理角度看,光靠灌輸責任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定制一套專業商品的狀態監控工具,用定量的方式準確告訴管理團隊“這款商品現在怎樣”,因此才會有了根據不同門店的商圈消費特征和利潤需求轉移商品尋求利益最大化的調撥指令產生。
門店商品調撥管理的核心就是商品動態分級管理,下面介紹一下商品調撥工具系統。
一、商品動態等級劃分工具
一款商品在一個片區各門店的適銷程度可以用五個適銷等級來描述,從最受顧客喜愛的明星款到難以銷售的問題款,這樣的劃分方式表明了單款商品對門店的重要程度,如圖2。
每個門店中相同一款的商品等級并不一樣,而一款商品在一個片區的總體適銷等級也是每天都在變化,一個平銷款經過團隊推廣就會變成暢銷款,但是如果消費者不喜歡就會成為滯銷款,面臨被減價或者下架的結局。
因此永遠要用動態的視角看每一款商品在片區每個門店的適銷等級,商品動態管理技術解決了這個復雜的貨品+門店+片區的監控過程,本次推薦的商品動態分級管理工具是一個“透視表數據源”,一般情況下片區商品專員需要每天更新這個數據源,它包含了每一個片區所有門店儲備商品的數字信息(部分是從ERP中采集,部分是從門店反饋采集)和KPI指標當前數值,片區庫存管理小組(stock controller)對這個數據源的透視會形成許多關鍵分析服務督導的調撥分配決策。
商品的動態等級劃分共有三個組成部分:商品KPI管理指標、商品營銷屬性、動態等級劃分標準。
1、門店商品六大KPI管理指標:片區所有在店商品都應該列入本數據源的采集范圍
一款商品在一個片區銷售不暢,首先要看是否100%的鋪店銷售,如果是,那么就要看每個店是否都出樣陳列在規定的區塊中,還要再分析每個店是否都已經有了銷售,如果有一半的店沒銷售,那么就要詢問原因,是因為斷碼,庫存少,或者需要減價。這樣的一個邏輯導航過程為分析商品滯銷提供了完整的思維推演路徑,所有用大數據對單款色(最佳方案是單尺碼)進行逐店統計,六率指標數據成為商品調撥管理的主要基礎。
2、門店商品營銷屬性定性建模:鞋業連鎖門店使用營銷屬性確定單款推廣戰術
商品營銷屬性的建立完善了在門店銷售推廣戰術應用中對商品的認識,一款商品如果出現在滯銷款清單中,管理團隊要利用營銷屬性模型數據分析是否庫齡過長,已經過季;或者是代銷貨品立即退廠。
3、商品動態等級劃分標準:利用KPI指標進行ABC等級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