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我國西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不算發達,但中國電信廣西公司卻通過精確化管理,不僅優化了配置、盤活了資源,更是取得了轉型業務的突破性進展,即將平穩進入由傳統基礎網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全面轉型的拐點。本期封面文章詳細報道了他們的成功經驗。廣西公司的管理實踐正好印證了執行力與指導力互為前提、相互促進的道理,即省公司的指導力或叫戰術必須務實–不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能夠以企業效益為落腳點;電信運營企業的根基或叫執行力在本地網。
某IT企業用“空降”的辦法引進了一個華東區的市場經理。這位經理與管理層簽訂了一份軍令狀,保證3年內將所轄片區的銷售業績提升一倍。總經理許諾,如果能達標,額外獎勵300萬元。“空降”經理第一年做渠道、加強內部控制;第二年穩扎穩打、銷售額上升30%;第叁年衝量促銷、壓貨、高額返點,市場欣欣向榮。結果,他不僅完成了業績指標,而且超額11%,自然300萬也順利到手。但是,這位經理很快辭職了。新上任的經理發現,前任為完成任務過度透支了渠道能力,很大一部分所謂的銷售量,其實隻是滯留在了渠道內部,各經銷商在高額返點的刺激下,采取“逆向獲利”的方式,降價、買贈、虛報業績、甚至騙取返利––整個片區的價格體繫和經銷體制一片混亂,不僅銷量上不去,連新品進入也十分困難。為挽救頹勢,華東區一連換了幾任經理,市場狀況始終不見起色,該企業隻好為自己錯誤的激勵政策埋單。
中國目前的幾大電信運營企業基本上都是集團出戰略,省公司結合地方實際出戰術(或叫短期戰略),地市的本地網是落地的執行層面。這樣看來,省公司的指導力尤其重要,因為目標一旦被明確反倒變得簡單,而戰術卻是實現目標的過程,脫離實際的錯誤戰術打不贏勝仗。很多地市經理都表示,本地網執行力的好壞,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指導力的質量。所謂質量,指的就是戰術的可操作性及其最終的落腳點是不是很實。當然,也隻有不帶折扣的執行力纔能使戰術得到全面、有效地貫徹。
指導力與執行力就是這樣一種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約的依存關繫,但愿我們的企業通過精確化管理,使指導更有效,使執行更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