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項羽和劉邦爭天下的第三年,漢王劉邦對勝利遲遲未到已漸感不耐,他問陳平怎樣可以平定天下。
陳平不假思索的向劉邦分析說:“項羽的心腹干將不外乎范增、鐘離昧、龍沮等,大王您如果肯撥萬斤黃金,離間他們君臣的感情,以項羽善于猜忌的性格,必然使他們君臣反目,此時我軍乘勢攻打,破楚便易如反掌?!?/p>
劉邦對陳平的建議深有同感,于是撥出四萬斤黃金,由陳平運用,毫不過問,而陳平的金錢攻勢果真見效,他用錢收買楚軍間諜,散播謠言說:“鐘離昧、龍沮功勛彪炳,卻一直未能受封為王,心中極為不平,他們有意和劉邦同謀,里應外合,消滅項羽,分地為王”。
性格一向多疑的項羽,聽到這項傳聞后,認為空穴不來風,對鐘離昧等大將日漸疏遠。
第一步成功了,接下來目標指向老謀深算的范增。
范增在項羽心目中的地位,自非鐘離昧等人可比,不是三言兩語那么容易挑撥得了的,但陳平還是把握住絕佳的機會。就在項羽把劉邦團團圍困在滎陽,卻始終無法攻破,令項羽心急如焚之際,劉邦派人向項羽求和,并愿意以滎陽為楚河漢界,各守一片天。
項羽顧及劉邦非等閑之輩,滎陽又久攻不下,有意接受劉邦的請和案,但范增力勸項羽急攻滎陽,切莫心存“以退為進”的消極打算。劉邦為此大為苦惱,擔心項羽改變主意,陳平決定施展反間計,逼走范增。
當項羽派使者前來時,陳平準備豐盛大餐款待,可是一見到這名使者時,故意露出驚訝的表情說:“啊,原來是項王派來的人,我還以為是亞父(范增)派來的呢”。說完,眼前的佳肴立即被更換成粗茶淡飯。使者倍受冷落,心里頗不是滋味,回去后稟奏項羽。項羽不由得對范增起了戒心,對亨范增建議攻城之議更覺得其中有詐。范增自知遭到懷疑后,怒而請辭,在返鄉告老途中,發病而死。
項羽麾下百的智多星范增就這樣被用計逼走。項羽少了范增,宛如缺了聰慧的頭腦,徒留強健的驅殼,再猛也無濟于事,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楚漢之爭”本來項羽實力要強于劉邦,不過,劉邦及其他的謀臣們“以先知者”的姿態,采取智謀,把不利轉化為有利,最終贏得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