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值是“成本/進度控制系統標準(CostSchedule Control Systems Criteria,c/scsc )”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相信我們大部分人也是從c/scsc中開始得知掙值這個概念的。c/scsc -共由35項標準組成。之所以會產生這樣一套標準,是因為美國政府曾經把很多大型的項目委托給一些私營企業來做。為了確保這些委托出去的項目在向政府做績效報告時,呈現出統一的標準和形式,c/scsc就應運而生了。那時,政府的外包項目簽訂的都是成本補償型合同或者獎勵型合同,也就是說項目承接方無須承擔由成本上升所帶來的風險,這些風險將全都由政府承擔。于是,政府需要通過制定和推廣一定的管理標準,減少可能的風險以及風險所帶來的損失。
C/SCSC是由美國國防部于1967年12月首度發布的,后來主要的新系統采購都沿用了這套標準,而這套標準也被證實是一種進行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從那時候起,美國政府部門和一些其他國家的政府就開始在私營企業中推廣和采用這套績效測量方法。有時出于實際情況的需要,使用者也會對該方法進行一些小小的改動。比如,加拿大就在采用這套標準時加上了新的要求,規定在所有重大項目中必須使用關鍵路徑法I Critical Path Method,CPM)。c/scsc本身對CPM的使用與否并無要求,但是c/scsc非常強調要進行系統化的進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