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LP)培訓
歡迎來電咨詢:俞小姐 0755-22678069 【精益生產培訓的必要性】
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簡稱 LP)是當前工業界公認最佳的一種生產組織體系和方式。精益生產既是一種以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生產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企業管理和運營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生產方式,同時它又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實施精益生產就是決心追求完美的歷程,也是追求卓越的過程,它是支撐個人與企業生命的一種精神力量,也是在永無止境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自我滿足的一種境界。其目標是精益求精、盡善盡美、永無止境的追求七個零的終極目標。
精益生產的關鍵是管理過程,包括人事組織的優化,推進生產均衡化、同步化、實現零庫存與柔性生產;推行全生產過程的質量保證體系,實現零不良;減少和降低任何環節上的浪費,實現零浪費;最終實現拉動式準時化生產。
可見精益生產這種方式的推廣應用還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基礎和準備,因此為了成功的推行精益生產一個系列培訓就顯得非常必要。
【課程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員對精益生產有比較全面與深入的了解,并能解決工作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具備推行精益生產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以及書本上比較少介紹的實戰操作經驗。
【課程背景】
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簡稱LP)是因為日本汽車工業20世紀在世界上崛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根據其在“國際汽車項目”研究中,基于對日本豐田生產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的研究,以及對美國汽車工業的反思與總結,提出的一種生產管理方法。其核心是追求消滅包括庫存在內的一切“浪費”,并圍繞此目標發展了一系列具體方法,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生產經營管理體系。
近年來,精益生產隨著國內企業的發展,與外企的引入,并逐漸為國人所知。因為不同的理解與側重點的不同,也有人稱之為“JIT生產方式”、“零庫存生產方式”、“看板生產方式”等。隨之而來追風推行者也不在少數。但目前真正有成功果實的,或者持續進行下去的卻很少。原因除理論研究工作與實務操作不協調外,也有生產模式改革決心不夠、推行方式不對、對精益生產理解錯誤等原因。
【授課方式】
1、 實行案例教學方式,大量參考案例與推行精益生產改善VCD ?
2、 通過簡單、易懂的案例與互動游戲,必要時可到生產現場觀察輔導?
【課程收益】1、從客戶角度出發,認識價值和發現過程中的浪費,并持續消除浪費;
2、用精益化的拉動生產系統,有效控制過程中的庫存,降低制造循環時間,提高過
程的循環效率(庫存、資金的周轉率)及客戶滿意率;
3、 降低或消除過程中的非增值活動,降低制造成本并支持拉動生產系統的實施。
【培訓對象】
制造企業生產經理、課長、生產主管、車間主任、工藝工程師、PE及IE工程師、生產班組長(拉長/線長)等。
【課程內容】
一、精益生產介紹l、精益生產的起源
2、精益生產的特點
3、豐田生產系統(TPS)
4、精益生產追求的七零管理
5、精益生產推進順序
6、精益生產的手段與工具二、精益生產與浪費1、價值流與價值流圖2、浪費概念與LOSS體系圖3、常見的7種浪費
4、從TPM、4M、VE看浪費
4、
5、現場改善的著眼點舉例
三、精益生產基礎工具的應用介紹(案例分析)1、5S與目視管理2、準時化生產(Just In Time)
3、防錯法(Poka-Yoke)
四、從管理角度看精益生產推進
五、精益指標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