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訓前做了現場調查,大多參訓學員以往參加外聘老師的內訓達20次之多,嚇我一跳,在方案調研階段咨詢公司的伙伴沒有反饋這一問題,幸虧我的現場調查及時。---調研階段信息完整
2、學員有接受多次培訓“磨礪”的經歷,講什么內容他們會“感冒”?這是每一個給移動做培訓的講師都很頭大的問題,第一,講原創,自己的親身經歷,外人無可復制,用活生生的親身案例刺激學員思考;第二,從學員動態需求出發,解決他們知道,但目前沒有解決或想解決的問題。----抓住學員的興趣點、關注點和刺激點。
3、學員把講師提的問題以拋回給講師自己,并問一些更為難度較大的問題。清楚問題本身的答案不是講師的優勢,曾經深入地研究了案例或問題的始末和原理,這個講師回答學員提問的根據。一般來講,學員要么是想挑戰講師,要么是確實不知,想得到答案。不一定直接回答,可以迂回引導或委婉反問的方式予以回復。----從容應對學員中的“高手”或“鉆牛角尖者”。
4、與助教配合協作很重要。不專業的助教,讓你氣得快要吐血;專業的助教,讓你輕松上戰場。多溝通與確認流程、時間安排和注意事項。----讓助教成為課程成功的人力保障
5、講師是體力活,第一個我主要引導講述為主,第二天以研討分享為主,論體力消耗,第一天盡管體力投入程度高些,但感覺不累;第二天體力上稍有所保留,但感覺有點累,可以是第一天的勞累累加后,在第二天爆發出來了。所以,提醒自己,這個亞健康的征兆,得好好抽時間計劃鍛煉的事情。-----時刻關注身體狀況
上一篇:
下一篇: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