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60后可以退休了,他們正好是51~60歲;(在外就餐基本跟60后沒太大關系了)
到2020年,70后可以功成名就了,他們正好是41~50歲;(家宴、宴請的主流,追求極致美食的核心人群)
到2020年,80后不敢說年輕了,他們正好是31~40歲;(商務應酬會很多,80后一直是最苦逼年代,感覺他們馬上就熬出頭了)
到2020年,90后該談婚論嫁了,他們正好是21~30歲;(90后別裝嫩了,21世紀的孩子出來混了)
到2020年,2000后要出場了,他們剛好是11~20歲;(這才是真正的小鮮肉好不好)
有興趣你們可以類推,再過十年是怎樣?
做生意不看到未來五年到十年的變化,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90后和2000后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新生代,他們大多數是含著金鑰匙、銀鑰匙,個別是玉鑰匙、鉆石鑰匙出生的。貧窮、物質缺乏在他們的腦海里壓根就沒概念。更重要的是,他們一開始就生長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上,他們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社交方式會與上一代有明顯的區別。
還有,絕大多數90后壓根就沒有在家做飯的概念。
這個才是對餐飲業最重要的機會。餐飲老板們,不研究90后你的生意會很危險。(跑題了,貌似這篇文章不是探討90后的好不好)
還是講講移動互聯時代吧。(其實沒跑題,因為移動互聯時代是屬于90后的時代)
之前提到我們又迎來的移動互聯時代,那些被資本瘋狂追捧的餐飲O2O,互聯網餐飲,他們是典型的“快魚吃慢魚”,也更可怕。他們真的就像餐飲業內同行說得那么不堪嗎?就是泡沫嗎?資本真的都是傻逼嗎?
嗖的一下,時光回到10年前,也就是2005年,那時候你網購嗎?你會認為在網上買衣服、家電、甚至鉆石、旅游、生鮮水果是常態嗎?
還記得那幫做線下零售的說馬云是騙子、淘寶是假貨市場必將倒閉嗎?
2011年前后可愛的蘇寧董事長在一次家電行業高峰論壇上,還大噴互聯網賣家電是偽命題,可是第二年就決定投了幾百億要干蘇寧易購。可是就算他把蘇寧易購改成蘇寧云商,今天京東的市值可以買他好幾個。
常跟身邊的朋友分享,過去的十年是PC互聯網擠壓、侵占傳統零售業份額的十年;而未來的五年是移動互聯網顛覆和破壞傳統服務業的五年。
1、PC互聯只是信息傳播的革命,移動互聯網不僅效率更高,傳播更快;移動互聯更是生態的革命;(請原諒我知識淺薄,想不到更好的詞,只能暫時用生態這個詞來替代)
2、比起傳統零售業,傳統服務業無論是企業實力、創業者還是從業者綜合素質都稍稍弱些;(別打我,這是事實,不信你們看服務業的信息化程度就知道。)
3、電商搶實體零售只是搶顧客,移動互聯對傳
統服務業破壞根本就是野蠻性地摧枯拉巧,不按牌理出牌,甚至是讓傳統企業空心化;(想想河貍家)
4、這一輪,資本已經吸取上一輪瞧不起馬云、劉強東等時代大忽悠的經驗教訓,寧可做錯,不可放過,資本迅猛程度遠勝上一個時代。
二、未來五年各行各業都將被顛覆
若不是行政管制,滴滴打車(各種專車)瞬間就滅了出租車公司;58到家,各種阿姨,E袋洗,讓傳統洗衣店、保姆中介立刻就關門大吉。
你以為雕爺是搞美甲嗎?是在做活雷鋒嗎?河貍家,當他擁有10000個、甚至10萬個、百萬個美甲師、美容師、攝影師等等,他就是全國最大的美甲集團、美容集團、美業集團。
(別說我忽悠,10年前你能想到雙11,淘寶一天能賣571億,一年能賣萬億,這尼瑪是全球最大商場好不好)
再講講咱們餐飲行業的大眾點評、美團、餓了么、零號線,資本瘋狂地砸錢,動輒數億美金,這些平臺掌握了中國85、90后的就餐數據,傳統餐飲你還覺得不夠可怕嗎?
要知道,你有的,別人瞬間就可以有;(品牌、職業經理人、廚師)他們有的你就是再干100年也沒有(海量消費者和海量消費者數據)。更何況他們還有永遠花不完的錢,還有你不會玩的資本市場的商業模式。(你虧損就倒閉,他虧損就能融到更多錢;因為你們講的故事不一樣,資本市場評估你們的標準不一樣)
講講咱們餐飲行業在移動互聯網下的真正失控,暫時只總結了三條。這是我跟那些拿到資本的人交流時總結的,你可以不當真,因為他們一定是為自己的利益說話。
三、未來五年,餐飲業將遭到降維攻擊
這個詞來源于劉慈欣的小說《三體》,腦補一下:是一種通過降低敵人所在世界維度而毀滅敵人的方法。比如說我們生活在三維世界,降維攻擊會把我們的世界變成平面的二維世界,作為三維生物的我們自然無法生存 ,而這個詞的引申意義則是 :處在低層次的人把別人拉到和他一個層次上, 然后再進行攻擊。
這是坑爹的百度給出的答案,你不會水,我把你拉到水里,我是兩棲動物,你是陸地動物,于是你淹死了。
現實的案例就是京東如何打敗蘇寧,因為京東改變了零售業的成本結構,把昂貴的、年年上漲的房租、大量的、低效的店內營業員成本全部干掉了,然后大幅降低產品零售價,再用自建物流的方式,就可以實現最高效送貨、最性價比價格、最便利退換貨服務優勢,然后就把蘇寧給打敗了;而蘇寧童鞋匆忙間發現被京東降維攻擊,還沒有學會游泳的時候,就線上線下同價,放水開閘,跟京東打價格戰,可是他線下的實體店、營業員成本依然在啊,所以財報就會很難看,股價市值就只有京東的三分之一。
我們來看看餐飲業三大死結,以及降維這件事在餐飲企業是如何發生的:
1、房租越來越高。
商業地產的租賃價格是根據供求關系,而不是你生意好不好做。
由于第一篇講到現在由于零售業不好做、政務關系生意不好做,很多外行殺進餐飲,這幫土豪根本不懂還價,尼瑪房租被炒得越來越貴。
2、人員成本越來越高。
3000塊你想找個包吃包住的服務員,是不是很困難,只有做老板得才知道。放心,央行又放水了,人員工資漲到5000、甚至8000,我們在未來五年多半會看到,但是該死的競爭對手還在打折,可是菜品價格卻不能夠大幅上漲啊!!
3、食材價格上漲與食材浪費。
這幾年開發商弄掉了我們多少土地,大家想必都有感受,你住的地方曾經是農田。因此,未來五年,食材成本只會越來越高。再加上那些外行餐飲老板又沒經驗,食材浪費會更大。
其實還有一個我們正在面對的成本,就是那些打著幫助餐飲企業引流的各種互聯網團購平臺。可笑是很多企業到今天還沒明白,那明明是用你的用戶,你的利潤在幫互聯網平臺建立用戶習慣,在幫他們引流。
因此,如果你的餐飲企業面臨以上三大癥結,無論你如何努力,也只是向管理要效益罷了。
而我們再看一組品途網2014餐飲O2O數據報告。(2013年全國外賣市場30億,2014年井噴到150億,注意是增長500%,而同期傳統門店餐飲的增長是個位數。你看出什么門道了嗎?)
為什么那些打著互聯網餐飲旗號的企業會獲得風投的青睞,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降維攻擊。
他們大多數采取堂食結合外賣的方式,而外賣往往比堂食還要更大份額。這樣他的坪效就會大大增加,如果外賣是預定制的,還會大大降低食材的浪費成本,同時,外賣還大大提高了人效。
這里不得不提到咱們南京走出去的企業:“零號線”(這個還是值得我們驕傲的,而且跟他們幾位創始人交流過)
零號線最近剛拿了騰訊投資的3000萬美金,絕不是因為他是個送餐飲外賣的。
零號線的推出“廚房店”概念,就是讓餐飲初創者無需門店、無需大量服務員、無需自建配送團隊,甚至零號線提供的零品牌、零管家服務,幫你把品牌建設、產品描述、線上推廣工作全包了,你只要懷揣一顆對美食的敬畏之心,對分享美食給更多吃貨的夢想,對美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可以擁有自己的餐飲品牌了。
不需要被房東放鴿子、催繳房租,無需招聘管理服務員、你若是產品做得好,完全可以采取限量限時供應,按需生產,也就沒有了食材的浪費。這不就是餐飲業的降維攻擊嗎?
你把省下的房租、人員、食材的節約成本付出小部分給零號線,讓利部分給吃貨們,甚至因為限量限時還可以賣出溢價。(話說我在網上買了一些互聯網餐飲賣家產品,都不便宜。因為我要的是好吃,而不是便宜)
再講一個互聯網餐飲牛逼之處,就是你的產品如果不是太受限制,你無需開分店,就可以做全城的生意。而線下店呢?只能做周邊。(雅座的CEO白昱說過,餐飲店的服務半徑最大就是方圓1--2公里,70—80%的顧客就來自周邊),這就叫降維攻擊。
來源:網洛(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