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坊式階段:指的是在企業的孕育、求存期,創業者事事親力親為、部門界線模糊和以任務為中心的管理。這時期的管理以節約管理成本和保持靈活性為目標。由于在經營初期,企業的資本有限,經營業務和市場也在探索階段,所以節約成本和保持經營的靈活性尤為重要。首先,創業者以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雙重身份來管理企業,這樣不僅可以節約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它是早期激勵的重要手段。創業者通過自己的創業激情和對未來的承諾來凝聚員工共同創業。這時也是企業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其次,部門界限模糊,專業化程度不強,這有利于企業以業務為中心,群策群力。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成本而且也可以保持企業的靈活性,降低經營風險。這階段財務工作的重點是配合創業者節約成本和擴大市場,財務信息支撐決策的職能不太突出。
2、制度化階段:指的是在企業的高速發展期和成熟期,企業家和經理層分離、部門專業化和以規范化管理為中心的管理。這一時期企業已經基本確定主營業務和目標市場。企業處在擴張階段,所以規范化是防止企業經營隱患的必要手段。企業欲從混亂的管理走向規范的管理首先應該引入職業經理人,因為企業的管理跨度過大會影響管理的有效性。同時由于業務的擴大,更需要專業的人才。在一些家族企業,家族成員要么退出公司,要么建立規范制度防止家族成員擁有特權。合伙人也必須建立相互約束的制度,而不能僅僅將經營建立在相互信任上。其次,企業必須使部門專業化,實行分工合作。這時必須建立起各種企業制度,例如人事制度、財務制度等等,同時這時也應是企業文化形成的時期。這階段財務部門的工作重點是財務制度的建設與完善。
3、成熟階段:指的是在企業的成熟期和蛻變期,以人為本的管理。這一時期的管理是以激勵員工的第二次創業激情為目標的。以上兩個階段的管理都是以事為中心的管理,而這一階段的管理則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這時由于已經確立市場定位,企業也已進入成熟期,保持企業的創造性是企業生命力旺盛的體現。這時企業應使組織保持柔性,組織的扁平化和充分的授權是管理的重要特征。這一階段財務管理的重點是財務控制監督職能。
4.產權管理階段:由于資本運營的方式多種多樣,所以對于產權模式只是一個粗略地概括,但是可以反映產權結構調整的大體方向:自然人企業、法人企業、聯合人企業。企業由自然人企業轉向法人企業可以使其突破業主生命周期的影響,經營更靈活。同時這樣可以增加融資渠道,分散經營風險,這也是一個企業擴大經營規模的渠道。聯合人企業是指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擁有企業的股權,共同經營。民營企業可以在保證其所有權的前提下,通過“全員持股計劃”等手段來實現對員工的激勵,特別是對關鍵員工的激勵。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上市來改變企業單一的股權結構。當然,在一定條件下有些企業沒有走聯合企業的道路,同樣也能夠取得優異成績。但是,隨著規模的擴大,股權結構發生變化成為一種必然。企業家一般很難做出改變股權結構決定,因為這涉及到所有權和利益問題。同時,這種做法也會遭到家族成員或是合伙人的反對。盡管如此,如果企業要進一步走向成功就必須有所放棄。這一階段的財務管理重點是財務信息如何支撐高層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