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
經濟師姚景源在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
經濟新常態下,政府仍然大有作為,政府的責任就是要營造一個能夠萬眾創新的氛圍和環境。
記者:
更重要的一個問題,也就是習總書記所說的,就說我們適不適應新常態。首先從政府層面來說,政府如何適應新常態的發展階段。包括在政策導向上,產業布局上,甚至政府的心態上。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
經濟師 姚景源:
我覺得政府要是適應新常態,首先第一個,一定要轉變我們過去這個那種,這個要轉變我們的政績觀。過去應當講,我說我們把速度,作為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去考核。那么在過去,因為是有它的歷史意義,有它的必要性。但是我們剛才講,現在進到新常態了,我們的主要矛盾不是速度了,所以一定要政績觀上做調整。現在不應當考核GDP,應該考核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不是再考核粗放增長,而是考核你集約增長;不是再研究你支撐整個
經濟的投入,要考核你的創新能力。在產業上,我覺得更多應當是加快服務業的發展。因為我們的政府,恐怕我們過去更多是追求速度。因為有了速度,比如我們就可以有很多收益了在過去。
但是現在不行的,現在想要保持高速度,實際上很難做得到。我們自身到這個階段,我們方方面面都要求我們增長速度,能夠換檔。如果再像過去那樣,再去追求過高的速度,我們也承受不了問題。比如我們現在資源和環境不堪重負。比如我們的霧霾,不光是華北,我們華南也是霧霾。那么顯然就是你在追求速度。你會覺得第一,我們對于速度,沒有必要再去追求它;第二,我們要是再追求速度,我們也難以做到;第三,你再追求速度,我們也受不了副作用太大了;所以在這種狀況下,政府一定要把增長的速度轉過來。我們主要不是速度,我們還是質量和效益。怎么樣才能夠取得質量效益,才取得集約發展呢?我們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創新,成為我們
經濟工作最重要的動力。所以我們還是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鼓勵創新,營造一個創新良好的氛圍和環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產業政策,我們才能更加注重發展。比如我們要扎扎實實地夯實農業基礎,然后使我們的第二產業,要讓它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使我們的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有一個更可觀的發展。我覺得政府在整個增長方式的轉變,考核的方法、產業的布局。我覺得確實是在新常態下應當有新的思路
記者:你認為在諸多的改革當中哪一項改革是最突出、最關鍵、最緊迫要做的?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
經濟師 姚景源:
我覺得這個改革還是要處理好政府和事情的關系。我們在新常態下,我們還是應當發
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政府怎么辦,我們政府一定要轉變職能,就是要把政府過去更多去干預微觀
經濟,甚至干預企業活動。我們把它轉過來,轉成是一種服務型政府、服務于企業、服務于微觀
經濟。那么政府今后主要工作,是提供公共產品、提供服務。實際上在新常態下,不是政府無所為,政府仍然是大有作為。企業在這樣的發展階段,怎么樣才能最大限度調動企業的創新能力?我覺得創新,因為大家知道一個概念,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就是當一個國家走到中等收入階段,如果增長方式不能夠得到轉變,新的增長動力不能夠盡快形成,那么它就要進到中等收入陷阱。
現在來看,越過中等收入陷阱,歸根到底是靠創新。就是你一個民族你創新能力。這個我覺得在創新問題上,我覺得我們一定得看到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創新的主體不是政府。政府的責任是什么?政府的責任就是要營造一個能夠萬眾創新這樣一個氛圍和環境,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要走集約發展,我們要用創新當中
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所以我是講我們的企業家一定要看到一點:過去在舊常態下,我們有一些增長方式必須根本轉變,我們必須得下決心告別那種增長。我們還是要創新,能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首先要有意識。我是講企業家有這個意識,自然就會想到怎么樣去創新,那是他的事情。關鍵我們政府給它創造一個外部適合創新、鼓勵創新這樣一個良好的環境,然后他本人再有一個這樣強烈意識。我覺得我們的創新就有一個充滿生機勃勃的狀態
記者:你剛剛說了一個非常美好的愿景和狀態,那對于個人而言,個人怎么樣適應新常態的
經濟發展狀態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
經濟師 姚景源:
個人我始終講在新常態下,無論哪一個崗位對個人的素質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新常態下我們對于個人,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也會提高。你說創新和技術進步成為主體,顯然只有一定知識,一定的技術你才能適應創新和技術進步作為主體。剛才說未來是現代服務業會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和空間,但是現代服務業,
文化產業也好,科技產業也好;教育產業也好,醫療產業也好;
金融領域也好,都需要勞動力有一定的素質。所以這樣,就是我們也會講到,舊常態下,那種光會辛苦,光是付得起辛苦,出得起力氣的,我們認為已經不適應了。所以我們需要學習,需要知識,需要不斷地提高和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