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我們還在感慨直銷牌照的發放速度遠遠跟不上直銷行業的發展速度,呼吁國家放寬直銷企業門檻準入條件,在時隔8個月后,商務部在今年短短幾個月內就發放了6張直銷牌照,發放牌照的速度直追2007年直銷牌照發放盛況。而據業內某知名媒體透露,香雪、廣藥、康美和權健等4家準直銷企業已經收到商務部有關同意其進行直銷相關業務的批復,獲準開展直銷業務。
權健獲批本應是一件直銷行業同慶的好事,然而,有行業內人士卻擔憂權健獲得直銷牌照將對直銷行業造成不良影響。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權健頻頻被媒體曝光涉嫌非法傳銷等負面新聞,某行業媒體甚至撰稿分析權健獲得直銷牌照的機會微乎其微。然而,權健頂著被質疑傳銷的風波,順利獲得商務部允許其開展直銷業務的批復。
在不少企業陷在“傳銷”風波中的現狀下,對于直銷行業而言,商務部加快直銷企業準入審批速度究竟是期待已久的好事還是有著意想不到的壞處呢?在直銷行業發展初期,門檻過高、準入條件過嚴、注冊資本和保證金過高等因素是很多企業止步直銷行業的重要原因。時至今日,龐大的市場容量和企業數量與法理環境不對稱,且市場監管力度不夠,很多企業在沒有獲批直銷運營許可的情況下,就在全國各地開展直銷業務,而這樣的企業竟然比比皆是。
其實,除了商務部2007年放寬直銷企業準入審批門檻外,其他年份獲得直銷牌照的企業基本只限于兩三家,至2012年底,全國總共才發放31張直銷牌照。據2012年亞太直銷市場年度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直銷企業市場規模達到1696.8億元,其中31家直銷企業的市場業績約為900億元,約有800億元的直銷市場份額是由除了31家直銷企業之外的其他“直銷企業”創造的。
根據《直銷管理條例》和《直銷企業信息報備、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法律條文規定,未經商務部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直銷。所以,從法理上講,由其他“直銷企業”約800億元的營業收入可以說是一種非法所得。
其實,近幾年,不少業內人士嘆息中國直銷牌照發放速度過慢,跟不上直銷行業的發展速度。而對于如今商務部加快發放直銷牌照,即使部分準直銷企業“傳銷緋聞”纏身,業內人士仍坦言這是直銷行業的進步,畢竟這證明國家對直銷行業愈發重視。直銷行業資深人士天雕認為這是對直銷行業過去的一種“補償”,加快審批流程,放寬準入條件,彌補近幾年直銷行業“流失”的企業數量。
行業要發展,必然要開放。不可否認,過去幾年獲批的直銷企業數量遠遠滿足不了直銷行業的發展要求和速度,導致如今中國直銷市場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公眾認可度較低、傳銷負面新聞纏身、企業兩三家獨大……在這個發展階段,國內傳銷盛行,人們不禁質疑,放寬直銷企業準入審批是否會讓直銷行業更加混亂不堪?
今年3月,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布公告,所有省、市、自治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打擊傳銷、規范直銷活動。而商務部隨之加快直銷企業審核流程,至今商務部已發放6張直銷牌照,再加上傳言獲得批復的4家準直銷企業,商務部今年將發放10張直銷牌照。從去年獲得牌照的2家企業,到如今的10家企業,這不僅僅是一個企業數量的上升,還是國家對直銷行業未來發展的認可。
對此,天雕認為:“國內直銷行業容量龐大,而批準直銷的企業卻過少,這不僅會限制直銷行業健康發展,還會造成某些企業壟斷的可能性增大。而加快直銷企業審批過程,將會有充足的企業數量,而當企業達到一定數量,有助于直銷行業實現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