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管理系列之十四
第三個是契約道德。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在理論上可以叫做誠信時代,所謂誠信時代就是要建立社會誠信、企業誠信、個人誠信。實際上,誠信的最集中表現,依我看,應該叫做“契約時代”。仔細想想,沒有什么事物不是“契約”所形成的“規矩”!沒有什么行為不被“契約”所制約。
比如,到了公園您就會看到草坪上立的牌子,上面寫著“小草青青,愛惜生命”;到了背靜之處就可以看到“此處禁止大小便”;到了景點就可以看到“不準隨地吐痰”。如果到了會議室,就可以看到“禁止吸煙”。到了圖書館就有“不準喧嘩,保持肅靜”。到了政府機關就可以看到“衣冠不整不得入內”,老百姓就得先買一套新衣服,(笑聲),窮人有理沒錢就別告狀。正好應了舊社會那句話:“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笑聲、掌聲)。以上只是一般的公共場所的、屬于公共性質的“契約”,值得稱道的是,大家都比較接受,而且比較自覺。
還有就是管理方面的“契約”,主要體現在各種制度、規則、公約、守則上。比如,文明公約、員工守則、運動規則、團體章程等等。都屬于契約范疇。經濟方面比較典型的就是合同。雙方達成一致,立契為約。口說無憑,立此為據,不得反悔。甚至,夫妻之間也有契約,比如婚前財產公正。結婚證也是一個“契約”,只不過用另外一種形式表現而已。
總之,契約無處不在,寫在紙上的是契約,口頭表達的是契約,甚至在特殊場合和條件下的肢體語言和眼神溝通也會生成契約。所以說,這個時代叫契約時代一點也不為過。一切都要根據契約來。因此,契約也要創新,不僅在形式上創新,更要在內容上創新。因為形式為內容服務,內容決定形式。
講到契約道德,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值得探討。經常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員工能否對企業和企業主保持永久的忠誠?甚至,有人把員工是否忠誠當作一條衡量員工好與差的標準。一張嘴就要求員工忠誠,一閉嘴還要求員工忠誠。試問,為什么非要員工忠誠于你?你又憑什么值得員工忠誠?員工忠誠于你,你是否也能忠誠于員工?依我看,不要輕言忠誠二字!如果要講忠誠,就講契約好了。大家都按契約辦事,都按規矩做事,都按職責想事,我看就是最好的忠誠。因為忠誠不是空尚的、空談的,也不是憑主觀感覺來確定的。忠誠是要通過行動來印證的、是需要經過實踐來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