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文老師于2010年提出“打靶營銷”競爭模式及操系統。“打靶營銷”是繼“定位”理論后,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品牌營銷競爭新模式,對于快速成長的中國品牌具有極強的理論指導意義及實戰價值。
近幾年來,恰恰品牌無論是在產品還是品牌營銷戰略中都表現出了強有力的優勢,打破了以往的傳統品牌營銷方式。恰恰品牌在創新營銷模式上,通過結合當下熱點流行元素,讓恰恰品牌再一次走在了營銷的新潮流中,被更多的人熟知和贊同。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下恰恰是如何締造品牌新形象的。
1.創新產品升級 做更健康優質的產品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健康、營養、有品質的產品,以堅果瓜子為主營業務的洽洽也不斷進行產品升級,推陳出新。首先,洽洽在視覺包裝上進行創新,推出了山核桃瓜子“洽洽藍袋”、洽洽每日堅果“小黃袋”等頗受大眾歡迎的新品,短時間內即引爆市場,其中洽洽藍袋被業界譽為堅果炒貨界一道新的靚麗風景線。
而在恰恰推出的一款薄荷藍色的罐裝瓜子中,恰恰加上了富有文藝氣息的文案與這種淡雅的色調進行相匹配,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陌上少年如春花開放,枝頭春花如少年談笑”等詩句不僅活化了產品包裝,更為產品注入了新的活力。現在的年輕人、中產階級更注重生活品質和產品品質,他們愿意花更多的價錢購買高品質的享受,“因此恰恰在產品研發和升級上也迎合著大眾追求健康、營養、有品質的消費趨勢。”
2.跨界營銷合作 打破固有形象迎合新潮流
在新消費時代,大眾消費者對于這種日常的消費品可選擇的余地很多。恰恰拋開了過去的固有形象,不再去只做一個賣瓜子的企業。在品牌上,恰恰的品牌形象變得更加符合年輕消費者的情感需求,使得消費者產生共鳴,進一步向消費群體傳達了品牌文化理念。
2017年七夕,洽洽同高端鮮花訂購品牌FlowerPlus進行跨界合作,把向日葵作為七夕表白禮物送出,將FlowerPlus的粉絲和洽洽的粉絲捆綁在一起,向熱愛生活的年輕人傳達出洽洽=表白利器=陽光與愛的傳遞者形象。
除此之外,在洽洽第二屆葵花節期間,洽洽與國民第一運動品牌咕咚合作打造“運動健身+工業現場”的花式體驗,在洽洽玉門葵園基地舉辦葵園陽光跑。從洽洽原產地出發,利用新疆獨特的喀納斯風情與廣袤的葵園風景吸引用戶關注。以葵花的名義嗨翻整個夏天,充分向年輕人展示了品牌的年輕態。通過舉辦“春游季”“葵花節”“舞林大會”等活動,洽洽旨在發現年輕人的消費需求和習慣,切入年輕人喜歡并熱衷參與的場景活動,與年輕人產生共鳴。
3.借勢熱點營銷 激發消費者對品牌好感度
通過在一些社會新聞、熱點事件上,洽洽及時抓住并實現“借勢營銷”,通過將產品與熱點事件結合,讓恰恰品牌獲得了大范圍傳播。
2017年3月中韓足球對戰,洽洽制作的“死嗑到底”系列創意海報收獲了諸多網友的點贊,并獲得眾多官方媒體的分享轉發;2017年高考期間,洽洽與一家報紙媒體合作發布的連續兩天兩幅創意海報——“洽洽都會”“洽洽都對”,為高考考生祝福加油。2018年的七夕,恰恰品牌做的借勢營銷也十分富有創意,洽洽用瓜子視角搞出一組瓜子愛情觀動畫,將愛情里的眾生相譬喻成各種各樣的瓜子,而參與者隨時截圖就會偶遇自己的瓜子愛情觀。洽洽通過對熱點事件的的營銷宣傳,營造了一個優質的企業和品牌形象,也為洽洽構建了良好的營銷環境。
4.IP內容營銷 實現原創內容整合營銷
2017年,洽洽與多家熱門火爆的電視劇進行合作,緊跟當下熱點,玩出營銷“新花樣”。借助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洽洽植入了一系列廣告與互動,話題“人民的藍袋”在微博上迅速發酵,短時間內閱讀量即突破30萬。下半年洽洽則借助《那年花開月正圓》女主“周瑩”喜歡吃瓜子的特征,打造線上話題、線下互動、電商主題整合營銷的模式,提高品牌曝光率,最終實現線下線上雙增長。
在內容創新上,洽洽品牌自制了一首《洽洽有嘻哈》MV,并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傳播。洽洽2017年通過創意短視頻《一顆瓜子的前世今生》,向人們創意科普了瓜子誕生記、以及中國人是從何時起開始吃瓜子等小常識;在年貨節中,通過微博征集網友的暖心文案,勾起年輕人對過年回家的向往,而后將這些網民自發評論的暖心文案印制在高鐵的小桌板中,直抵人們的內心。
總結:
恰恰作為一個傳統的民族品牌,并沒有沿襲以往的宣傳和銷售模式,而是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的發展在不斷調整品牌的戰略節奏,不斷創新適應新消費者,使得品牌更加年輕化,為更多的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讓老品牌煥發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