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今天一則收購新聞讓人大跌眼鏡!
鴻海集團提出以約161億元收購夏普液晶業務,條件包括:夏普社長在內的現任高管離職,由鴻海高管接管。(援引自界面新聞)
一般來說,收購案都很強調管理層的穩定。像“公司我要,人給我滾。”這樣的收購條件十分少見。眾所周知,這幾年來,夏普,東芝,索尼等老牌日本企業山河日下,經營業績一塌糊涂,甚至持續虧損,到了不得不賣樓裁員的地步。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老牌日本企業衰落,背后人的因素。看完本文,自然就理解了為什么郭臺銘會如此堅決地要把日方管理層全部換掉。
“日本人不會吹牛。”
日本人的嚴謹是出了名的。
在產品設計,生產品控,售后服務等方面,口碑都是杠杠的。以電視機為例,十年前,稍有錢的人買電視,索尼,松下肯定是首選。國產貨似乎就是低品質的代名詞。十年后,索尼,松下的聲音已經微乎其微。反之,海信,TCL等國貨大行其道。
“日本人不會吹牛。”這是一位在日企的朋友,最深的感受。
但如果從市場推廣的角度,這就是在罵你不行。技術雖然是關鍵,但在產品同質化程度日高的大背景下,會吆喝,能降價的國內廠商,正不斷侵蝕日資的市場份額。而還堅持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日本廠商,正在被迫退出中國市場。
市場推廣乏力,這是第一宗罪。
“太專注,看不到新玩法。”
日本人的專注也是出了名。
當我們的耳朵充斥特斯拉,SpaceX等公司動態時,日本創新的聲音越來越微弱。有人說:日本人很專注,專注到認為這個東西就該這樣做,專注到看不到新玩法。我認為這個評價比較中肯。
他們能夠不斷專研如何把原有的東西做好,但是卻很少關注如何把東西做的不一樣,或者推倒重來。專注成為他們強大的慣性,推著他們在一條路上走到黑。于是,日本可以制造出iPhone所需的攝像頭,芯片,屏幕。但是卻無法發明出iPhone。
創新動力不足,這是第二宗罪。
“我們絕對不做手游。”
財子是超級瑪麗的腦殘粉,但是作為出品方,任天堂卻遲遲不肯出這款游戲的移動版本。即使移動化浪潮席卷全球,前任社長巖田聰的態度也十分堅決:只要在職一天,就不可能做手游。
“(管理層)思維保守行事謹慎,對新生事物的抵觸抗拒,到不得不被動接受但是已經錯過了最佳發展時機。”這是一位在日企工作過的朋友的觀點。“而且日本多數企業管理層都必須是自己人,圈子十分封閉。”
管理層的保守,直接導致公司戰略的保守。
2015年10月,任天堂才推出了第一款手游,此時,移動游戲領域已經是巨頭林立,能否占據一席之地,我看懸。就跟清朝閉關鎖國多少年,等到八國聯軍洋槍大炮都打到京城,清政府(領導層)已經無法扭轉頹勢,才站出來說要改革。
管理層內部封閉,這是第三宗罪。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上面三宗罪,總結起來就一個詞:故步自封。這就是郭臺銘要換掉整個管理層的重要原因。
財子認為,一個企業的成功和失敗,往往是基于同一個原因。嚴謹和保守,本來就是一對孖生兄弟,嚴謹造就了日本品質,而保守讓其陷入窘境。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假如能再來一次,我認為夏普,索尼等企業還是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
也有人說,日本企業沒戲了。我十分不認同。雖然在消費電子領域,日本企業山河日下,但日本品質依然可以秒殺中國大部分產品,日本企業雖然在衰落,但中國制造的品質想趕上其步伐,我認為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