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
注釋:贍,shàn,足。
譯文:依靠武力征服別人的,別人并不是從心里服從他,而是實力不足。依靠道德使他人服從的,是心中高興出自內心的服從,就像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賢人服從孔子那樣。
管理者或培訓師要讓別人服你,不是依靠職位或是資歷,以德服人才讓別人樂于接受,真正心服口服,成語“心悅誠服”即來源于此。
據說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者七十二。這些弟子之所以信服孔子,心甘情愿地追隨孔子,決非強迫的結果,而是孔子自身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感召的結果。是心悅誠服的表現。這充分顯示了道德人格的巨大感召力,這種感召力才可以化為凝聚力和向心力。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人的齊心協力。
孟子在這里所說的“天時”則指作戰的時機、氣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等,“人和”則指人心所向。
管理者公眾表達和培訓師授課同樣也要注意到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一則培訓的時機盡量不要全部占用員工休息時間,二則按照約定好的時間開始和結束,尤其不要拖堂,注意把控時間。管理者在講話中盡量避免重復啰嗦,言簡意駭、干凈利索,真正的表達高手不是他能講多久,而是用最少的話表達最豐富的意思,詞約意豐、句短情長。
地利:培訓場地的安排同樣也有講究,培訓場地大小根據參訓人數來定,以稍有活動空間為宜。人多太擁擠要注意開窗通風、確保空氣流通,室內溫度盡量保持在23-25度,下午容易犯困時溫度可稍調低。如場地大而人少,太空曠可將學員集中靠前。培訓教室就是一個場,宜聚不宜散,教室內尤其是靠前盡量不要有空位,要不請學員往前坐,要不撤掉多余的座位。
人和:培訓授課中,靈活把控全場,善于調動課堂氛圍是培訓師必須掌握的能力。培訓中我通常都是采用分組團隊競賽學習的方式進行授課,學員座位是小組島嶼式擺放,提前或現場分組,這樣便于互動討論增加學員參與度,同時通過小組競賽調動學員積極性。有一次在鄭州松下電器授課時,場地就安排在公司會議室,空間小而學員多,條件有限又沒有話筒,在這種天時、地利都達不到的時候,就是以團隊競賽學習的授課方式圓滿完成培訓。兩天的學習下來,大家既感覺輕松,又認為收獲多多。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全息掌控,營造溫暖的學習氛圍,讓學員輕松學習、快樂學習!學習快樂!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必陷于孤立。
對于管理者和培訓師而言,此“道”我理解就是浩然之氣,就是正能量。做正人、傳正言,傳播正能量,就能更多人對你的肯定、認同、支持和心悅誠服。反之最終被大家所遺棄的就是你自己。
能為多少人點燈,就有多少人為你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