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經營智慧
個人和組織之間的經營競爭,歸結到一個根本點上,就是品牌與品牌之間的經營競爭。個人和組織的一切(過去,現在,未來),歸結到一點上,就是品牌。
個人品牌,是個人的名字。例如,孔子,秦始皇,劉邦,孫中山,毛澤東,華盛頓,林肯,曼德拉,丘吉爾,戴高樂,諾貝爾,王永慶,比爾蓋茨,喬布斯,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張瑞敏,任正非,這些人的名字都成為了卓越的個人品牌。
組織品牌,是組織的名稱,或是組織所提供的商品名稱或服務名稱。例如,美國,中國,德國,法國,英國,上海,香港,香港廉政公署,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紅十字會,達沃斯論壇,奧運會,海爾家電,微軟,福特汽車,可口可樂,沃爾瑪,路易威登,阿里巴巴,蘋果手機,華為,萬科,雀巢咖啡,海飛絲,康師傅碗面,幫寶適,長虹電視,格蘭仕微波爐,肯德基,這些名稱都成為了卓越的組織品牌。
品牌的巨大力量和持久的影響力,在于品牌代表了一切與品牌有關的形象、言行、結果、事實、理念和品牌的傳播。品牌更承載了品牌主(注:“品牌主”即是品牌冠名的組織或個人)的全部歷史。品牌是品牌主揮之不去的最醒目的標記。品牌也成為個人或組織的當前存在的關鍵基礎條件之一。品牌也為品牌主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先天的優勢。
正因為品牌如此重要,因此所有優秀的個人和組織,都無比珍惜品牌的美譽度和品牌信譽,絕不容許任何內部或外部的因素,給品牌抹黑。為什么所有優秀的個人和組織,都會積極處理對品牌的投訴?原因就在于此。人們花費幾十年和無數的投入建立的品牌美譽度和信譽,很可能會因為品牌主內部的重大失誤而毀于一旦。
品牌的創立、建設、維護、發揚光大,不單是品質控制和產品創新,而是一個系統工程。優秀的乃至卓越的品牌,是人類智慧的體現,是人類智慧的集大成者。
總之,品牌競爭是自由市場競爭的最高階段。
以企業為例,企業品牌、商品品牌和服務品牌,其創立、建設、維護、發揚光大的過程,集合了高尚的企業哲學、長久的戰略、正確而精準的定位、糅合了社會價值和企業價值的企業文化、強大的商品和服務創新體系、穩定而快捷的團隊執行力、應需而變的客戶需求帶動經營轉型的決策機制,以及卓越的經營人選得以產生的接班人制度。
經過三十年的持續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但是,中國的很多產業還極度缺乏世界級的中國品牌——由中國人首創的并且掌握在中國人手中的品牌。
今天的中國,需要和呼喚大量的品牌企業,需要大量世界級的企業和企業品牌(包括商品品牌、服務品牌)。這是智慧的較量,是集體智慧的集中體現。中國品牌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這種品牌的較量,是國家智慧的較量,是國民智慧的較量。這種品牌競爭的成果,最終使得人類的整體智慧和智慧成果,上升到新的高度,進而誕生新的人類文明。
《創建卓越品牌》節選(姚葵醴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