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發布了2012年中國陶瓷行業經濟運行概況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1-12月,陶瓷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同比增速下滑約1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陶瓷企業虧損企業同比上漲27%;虧損面為7.15% 。建陶市場的競爭,已經進入前所未有的白熱化時期,企業面臨嚴峻挑戰。
通過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不難看出建陶行業發展正遭遇內憂外患的困境。全球經濟萎靡不振,各國反傾銷之聲此起彼伏,建陶出口備受阻撓。在國內市場,房地產行業遭遇一輪又一輪的政策調控,從2010年1月提出的“國十一條”,規定二套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到2010年4月的“國十條”,再到2011年1月的新“國八條”,房產調控逐步升級。而2013年2月20日的“國五條”,更是提出了二手房征個稅20%的細則,試圖平抑房價之余,也讓市民繼續持觀望態度。作為房地產業相關產業,建陶行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
行業人士分析,東鵬陶瓷上市,目前建陶行業從產品設計到產品設備,都面臨同質化嚴重的困局,未來建陶行業將會整合洗牌,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公司難逃出局的最終命運,對國內廠商而言,打造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迫在眉睫,以東鵬瓷磚新品上市為代表的國內陶瓷企業加緊研發步伐,使出看家本領,以絕招制勝市場。
業內:
產品同質化嚴重,陶瓷產業遭遇寒冬
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2月銷售額為534億元,同比下降19.39%.由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2月份數據為77.90,環比下降21.55%,同比下降10.05%,呈現不樂觀的因素。剛剛結束的“3·15”是建陶行業第一個傳統銷售旺季,東鵬陶瓷上市是春季銷售的重要節點,但整體而言東鵬瓷磚新品上市建陶產品銷售額僅有小幅上升,略低于市場預期。
本是春意盎然,但陶瓷企業卻不約而同東鵬瓷磚新品上市地遭遇寒冬。回歸制造,做強實體經濟,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題,也是全球熱議的話題。在改革開放的數十年時間內,中國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國內東鵬瓷磚新品上市有二十個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現象,建陶行業在布局全國,產能快速擴張后,也無可避免地遇到同樣的困境。
除了產能的快速擴張以致供需關系失衡,建陶行業內部也存在深層次原因,建陶行業過分注重規模效應而忽視產品單值產東鵬瓷磚新品上市出,東鵬陶瓷上市注重產能擴張而忽視產品研發創新,從而導致產品的同質化現象日益明顯,每每行業中有突破性產品推出,大部分企業便會迎來爭相學習的浪潮。東鵬陶瓷上市然而,研發與投入需要付出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并需要承受研發失敗帶來的損失,但研發成果則可東鵬瓷磚新品上市能在一定時間后被同行所模仿,這使得行業模仿成風,產品幾乎千篇一律,由此陷入了一輪一輪地價格戰怪圈。
最新:
行業大佬東鵬瓷磚出招救市
市場行情低迷,行業形勢嚴峻,東鵬陶瓷上市,陶瓷行業大佬再次使出絕招。記者獲悉,面對建陶行業的競爭格局,東鵬瓷磚上市新品通過材料科學的突破創新,通過技術手段,研發出兼具功能性和感官性的突破性產品。據了解,東鵬瓷磚新品上市該系列產品分別命名為“皇家玉”和“亞馬遜”,產品具有“翡翠”特質的表面紋理效果,又兼備玻化磚耐磨、防滑等要求,可滿足消費者對美學價值的需求,和對產品性能的高標準。
東鵬負責人表示,皇家玉、亞馬遜是投資巨資,耗時三年,是東鵬博士后工作站聯合東鵬工業設計中心、國際頂級設計研發專家團強強聯合之作,通過對多種材料的研究而取得了世界建陶材料科學的重大突破,這一材料東鵬瓷磚新品上市上的突破,打破了玻化磚硬而不透,拋晶磚透而不硬的裝飾格局,東鵬陶瓷上市,引領玻化磚產品走向新一輪的技術創新。
專家指出,窮則變,變則通。危機出現的時刻正是行業革新技術的絕佳時期,行業的發展需要東鵬這樣的龍頭企業帶動行業進行研東鵬瓷磚新品上市發創新,煥發市場活力,在市場低迷時刻逆勢打出“科技牌”,贏得市場信心。
展望:
國內廠商需提高核心競爭力
每一次科技的創新,都伴隨著技術進東鵬瓷磚新品上市步和行業的發展。隨著消費者對產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東鵬陶瓷上市,規模化與集約化不僅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研發創新與服務創新將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越來越多的分量,國內廠商也需通過創新思路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經濟周期觸覺和抗周期能力。
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新明認為,創新是東鵬的基因,必須提高核心競爭力。作為產品創新的先行者,東鵬瓷磚屢屢走在行業前列。早年東鵬瓷磚自主研發的產品“金花米黃”一炮走紅,引領行業的“一片黃”,隨后,東鵬瓷磚新品上市“天山石”引領行業“一片白”,納福娜洞石引領行業“一片洞”。如今,東鵬強勢推出“皇家玉”、“亞馬遜”系列產品,產品研發再度成為東鵬領跑行業的一張“王牌”。
經濟學家郎咸平曾對中國東鵬瓷磚新品上市企業重生產而輕設計感到痛心疾首,他表示,中國企業絕大部分沒有在“研發”這一高附加值的領域下功夫,導致產品落后,企業要在一個價值量中去選擇戰略,從價值位勢出發,成為價值鏈的引導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求自身的定位,才能引導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