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展”:期待比“產品技術”更重要的“顧客價值”
“北京暖通展”上午剛剛開幕,毫無疑問它必將是暖通企業競爭比拼的戰場,而這個戰場毫無疑問是紅海,或是血海。暖通企業的“變”和“不變”,“不變”的是企業延續性的“產品技術升級”,而“變”的應該是“當下市場環境變化”而隨之生成的“新的發展要素”(采暖委員會近幾年特別強調的),而這一點可貴的“變”只能拭目以待······。
筆者上周參加了汽車和手機兩個論壇活動,活動無一例外傳遞出上述兩個行業的惡劣信號,即嚴重的“產能過剩”。2015年中國汽車產能將達5千萬輛,而2015年新車銷售預值為2500萬輛,只有近7%同比增幅,而顯而易見,產能利用率只有50%。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出貨量六年來首次出現了同比下滑(減少4.3%),究其原因,過去3年大部分功能機向智能機轉換,而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機,潛在的需求或大都是換機需求。
對于“暖通展”中采暖散熱器行業說,“產能過剩”,在行業中或不可能獨善其身,大部分國內企業或將面臨著較大的市場挑戰。南方的暖通“增長紅利”大部分被國外企業分享,北方的“渠道市場”受置換量的減少,經銷商的轉型已迫在眉睫。“工程市場”中“產能過剩”已導致競相壓價,利潤趨薄,再加上地產市場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企業所面臨的困難前所未有。
筆者兩年前分析過“產能過剩”的原因一是“消費升級”,二是“創新不足”,而今天則需加上一條“不匹配的觀念”,即當下炙熱的互聯網時代,新的價值觀念有了很大變化,比如顧客價值已作為核心邏輯,商業模式大于產品創新,價值觀的人文化營銷獨領風騷,淘汰你的一定是顧客,而不是技術和管理,而我們或在這些變化中漠然置之。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