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是飛機高鐵,上網是“極速體驗”,上班要“末路狂奔”,吃飯要爭分奪秒,就連剛剛蹣跚學步的孩童都讓父母心急如焚“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快節奏、高效率成為現代人的人生關鍵詞,每個人都像開足了馬力的機器,向著所謂的“事業”一路狂奔。迫于生計的上班族、蝸居蟻民和擺攤設點的“城市邊緣人”就不必說了,即便是功成名就的所謂成功人士也陷入一種速度惶恐之中。
快生活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寫照后,消費品是使用與拋棄頻率提高,人們喜新厭舊的傾向更加明顯。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呈現縮短的趨勢,比如上網本,幾年的時間,迅速地崛起,迅速隕落,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特別是在互聯網、科技領域,營銷策略必須隨社會生活發展及商品發展而改進,如果保持營銷策略一成不變顯然落后于時代的步伐,勢必會被社會拋至身后,被固化的思維拖垮。
以近幾年興起的微博與微信類新媒體為例,如果在人們都沉浸于微博的世界,而企業卻沒有意識到這個現象,在新媒體的世界,完全見不到該企業的影子,又或者因為企業先做詳盡的了解、調查、統計、分析、咨詢等一系列工作后,再開始進行新媒體營銷,等到那時,也許那些新媒體都開始淡出人們視線了!企業也因此錯過了一種不錯的營銷方式。
除非是核心競爭力極其強的大公司,具有幾乎不可替代的優勢或資源,可以暫時將社會快節奏現象置之不理,但是對于更多的公司,如果花費過多時間去制定長久發展的營銷戰略就顯得不符合實際情況,越長的戰略制定時間,意味著浪費更多的資源,即將資源分配到收益相對較少的方面,這會令許多值得把握的機會在思考猶疑中流逝。時代節奏在加快,企業要提高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且要成為常規性事物,形成標準流程,以靈活的資源配置能力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營銷環境.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您分享和關注
【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發送
【分享到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騰訊微
點擊閱讀下文